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加快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发展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在素质教育项目上,重点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和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在九年义务制阶段认真抓好普九攻坚,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寄宿制学校,提高寄宿制补助,对在读高中的困难学生和大中专生给予资助;在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丘北、富宁两县人民政府、州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农校、技校、民职校、卫校、财校等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协商,在开设畜牧兽医、农作、汽车维修、建筑施工、医士、护士等专业中,提供一定名额给“僰人”、“山瑶”地区的初中毕业生就读,并出台配套特殊优惠政策,确保这两个民族支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僰人”、“山瑶”地区有用人才。同时,围绕校舍改造、素质提高、文化活动、信息交流等扶持项目开展工作。
  在基础设施项目上,重点实施通路、通电、通水项目。充分利用国家以工代赈、扩大内需、挂钩帮扶等政策,争取更多的扶持项目和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有利时期,发动群众,大干进村道路建设;对不通电或已通电、但未进行电网改造的村,要进行村村通和电网改造,对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存在问题的村寨,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重点实施小水窖(管引)工程。
  (三)目标明确,通力协作。“僰人”、“山瑶”扶持发展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相关县、州直各有关各部门要按照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各项扶持任务圆满完成。资金筹措上要按照“五个一点”即“省级补助一点,州县自筹一点,整合资金一点,社会参与一点,群众投工投劳一点”的要求,采取财政支持、转移支付、部门整合、社会参与、对口帮扶等办法。同时要利用好扶贫信贷资金和小额信贷资金,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各类扶持资金和物资管理,坚持“三制一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僰人”、“山瑶”扶持发展工作长效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
  在“僰人”、“山瑶”扶持发展工作中。一是坚持县、乡级领导及部门挂钩到村的办法,加大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挂钩帮扶和督促指导作用。二是派驻工作队。按照县、乡1:1的要求派驻政治思想好、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组成工作队,驻村蹲点开展扶持发展建设工作。三是对群众贫困状况,生活安排情况,做到州级掌握到乡镇,县级掌握到村寨,乡镇掌握到农户。
  (四)强化措施,严格奖惩。相关县、州直各部门要抓住“兴边富民”和“整村推进”以及各种资金渠道这个机遇,特别是充分打好“兴边富民”和“整村推进”这两张牌,争取省级在项目和资金上的更大支持和倾斜。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要求,积极整合部门资金、加大扶持和倾斜力度。安排项目资金计划时,应在全州平均数的基础上,对“僰人”、“山瑶”扶持发展资金投入应不低于10%的倾斜,州、县财政用于“僰人”、“山瑶”扶持的资金,原则上应相对集中。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