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平沙游艇工业区发展游艇制造业,大力发展游艇整艇、配套件制造业,把平沙打造成为珠海游艇产业的重要基地,巩固提高斗门白蕉现有整艇制造基础,可规划高栏港经济区修造船基地作为今后大型高档船舶的制造基地,高栏港经济区、联港工业区、富山工业区虫雷蛛片区部分用地用来发展游艇关联配套产业。整合现有岸线、旅游资源,规划香洲港、九洲港、前山河、横琴岛、机场码头、海泉湾和东澳岛、外伶仃岛等海岸,以及斗门白藤湖、磨刀门、井岸港、黄杨河、虎跳门水道等河岸建设游艇消费区,根据各自特色发展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游艇垂钓等服务业。
四、建立游艇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完善游艇产业区基础设施。
加快游艇产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市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全面整治连湾运河,疏浚河道,根据大型游艇发展的需要适时改造连湾水闸工程;加快实施南国游艇俱乐部码头海堤工程。游艇产业区内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公共下水码头和公共停泊码头。加快制定游艇俱乐部、公共码头的规划,近期选择海泉湾、九洲港和部分海岛等条件适宜的地方,通过鼓励企业参与等形式建设游艇公共码头和维修基地,逐步带动游艇消费兴起。
(二)营造游艇产业区发展环境。
海事、港口、航道等部门应尽快设定辖区游艇的专用停泊水域或停泊点,加快对珠海辖区游艇使用航道和航行区域限制的研究。设立游艇材料检测中心,为游艇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检测服务。尽早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游艇检验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在我市生产的中高档游艇进入国内市场创造条件。探索港澳游艇一证通行试行办法,简化港澳游艇出入珠海手续,吸引港澳等游艇在珠海游艇俱乐部消费。各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手续,在试航、检测、进出口、出入境等方面为游艇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部门实现办事窗口前移。
(三)培育游艇产业区急需人才。
将游艇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纳入《珠海市人才开发目录》,人事、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大力支持游艇企业人才的引进。与具有一定培育能力的高校进行合作,或者利用珠海大学园区现有资源,开设与游艇相关的专业,为游艇产业培养设计、制造、维修、管理和销售等专业人才;依托职业学校或者技工学校,采取企业出师资学校负责招生等方式开展与游艇企业的合作,加强对中高端游艇生产所需的木工、油漆工和焊工等技术工人的培养。加强对游艇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鼓励社会举办驾照培训班,带动游艇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