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等制度。(市水利局、财政局牵头负责)
(三十二)建立节能环保标准
1.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节能环保标准,按国家、省有关要求指导和规范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市经贸局、环保局牵头负责)
2.组织制订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耗能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及节能评价、监测标准。(市经贸局、质监局牵头负责)
3.组织制订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市建设局、质监局牵头负责)
4.加强对民用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和企业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单位将依法查处。(市质监局牵头负责)
(三十三)实行烟气脱硫设施在线监管
1.燃煤电厂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建立脱硫设施运行台账,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监管。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要求,所有燃煤脱硫机组要与省级电网公司完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完善烟气脱硫技术规范,开展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市环保局牵头负责)
2.严格执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政策,协助省有关部门做好全市各电厂脱硫电价管理日常监督工作。(市物价局牵头负责)
(三十四)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
1.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污水处理费的支付应在具有相关资质的监测机构出具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报告,并经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方予核定拨款。(市市政局、环保局、建设局、财政局牵头负责)
2.对列入国家、省和市重点环境监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实行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同时,要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对未按规定要求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地区要公开通报,并限期整改。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专项资金补助,并暂停审批该地区项目环评。(市市政局、建设局、环保局、水利局、财政局牵头负责)
(三十五)加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
1.每年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市经贸局、环保局、发展改革局、监察局牵头负责)
2.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执法不力、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市经贸局、环保局、发展改革局、监察局牵头负责)
八、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十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
1.认真落实国家相关价格政策,鼓励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市物价局、发展改革局、经贸局牵头负责)
2.根据省提高水资源费的有关规定,全面征收水资源费。(市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局牵头负责)
3.积极推进城市供水水价改革,实行节约用水。(市物价局、建设局、市政局、水利局牵头负责)
4.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差别水价,抑制高耗水产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市物价局、建设局、市政局、经贸局、发展改革局、水利局等牵头负责)
5.落实扶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的价费政策,降低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成本和价格。(市物价局、市政局、海洋渔业局牵头负责)
6.根据国家和省提高主要污染物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进一步提高排污费征收率。(市物价局、财政局、环保局牵头负责)
7. 到2010年底,我市市、县城区和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建制镇,都要将费标准调整到合理盈利水平。2008年底阳西、阳东县城的污水处理费要调整到0.5元/吨。(市物价局、建设局、市政局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