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加大节水力度
1.尽快完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市水利局、经贸局牵头负责)
2.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采用节水技术,继续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及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市水利局、农业局牵头负责)
3.抓好公共设施和用水大户的节水工作,实施一批重点行业节水改造的重点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市创建一批节水型示范企业,在城市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市水利局、经贸局、建设局、市政局牵头负责)
(十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
1.组织编制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专项规划。(市经贸局牵头负责)
2.规范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省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促进粉煤灰、大宗工业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等综合利用。(市经贸局牵头负责)
3.落实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企业。切实执行国家、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推进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确保2009年底前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市建设局牵头负责)
(十五)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1.县(市、区)级以上城市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并逐步延伸覆盖到邻近的村镇。(市市政局、建设局、环保局牵头负责)
2.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推广广州、深圳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最大限度实现废旧资源的再利用、资源化。积极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市市政局、建设局、环保局牵头负责)
3.对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电厂,积极通过省向国家推荐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市经贸局牵头负责)
(十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1.尽快制订加快推进我市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市经贸局牵头负责)
2.加大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十一五”末,要在2007年的基础上,对自愿清洁生产企业和实施强制清洁生产企业要有新的增加;扩大清洁生产的推行范围,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积极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市经贸局、环保局、科技局牵头负责)
3.制订和发布我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市经贸局、质监局牵头负责)
4.合理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市农业局牵头负责)
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
(十七)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自主研发
1.研究编制节能减排技术“十一五”期间和年度科技开发计划,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市科技局牵头负责)
2.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以及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安排节能减排重大技术项目的支持。(市科技局、经贸局、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
3.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研发制造节能、节水、节材、低耗、环保型装备,研发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工艺。(市科技局牵头负责)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市科技局牵头负责)
(十八)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
1.将节能减排领域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纳入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市科技局、经贸局、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
2.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在重点行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设备、工艺和节能材料。组织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改造专项工程。(市经贸局、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牵头负责)
3.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应用。(市农业局牵头负责)
4.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市经贸局、质监局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