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示范户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家园。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模式,推进乡村“三清三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实施园林下乡、绿色长廊、矿山生态修复、林业产业、森林资源安全保障和森林公园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创建成果。加强全民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品位,建设更加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
(七)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科学民主的乡村工作运行机制,初步构建新型高效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农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发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根据新型城乡空间布局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领导和支持维稳综治、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依法开展工作。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形成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合力。
2、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干部,推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提倡乡镇党政正职及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人兼”。实施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实践锻炼和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管理能力、创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3、努力建设先进性突出的农村党员队伍。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全面实行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和“三公一票决”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深化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大力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广大党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建立激励为核心、关怀为宗旨、帮扶为途径的党内和谐建设新机制,增强广大党员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积极发展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以提高创业发展、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产品种植、养殖大户等为重点,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优秀人才。建立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加强农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转移就业农民的培训后跟踪服务,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5、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6、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党在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法案件,创造风清气正的农村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