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加强通信警报系统建设。结合主城区建设实际和城市防灾救灾需要,制定通信警报建设规划,进一步调整警报设施布局,在原有154台(套)警报设施的基础上,再新增18台(套)警报设施,其中市本级1台套、岱岳区3台套、市高新区2台套、新泰市3台套、肥城市5台套、宁阳县2台套、东平县2台套,警报鸣响覆盖率要分别达到:市本级、新泰市、肥城市100%,宁阳县、东平县95%。完善警报设施设备档案、明确警报发放程序,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按要求随时拉响,为人员撤离和疏散引导提供时间保障。同时,按照上级要求配备短波电台,组建二级网络纳入全省无线通信网络,确保应急指挥命令的快速传达和信息的实时传递。

  --实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的有关文件,开展重要经济目标普查工作,摸清全市范围内通信、能源动力、交通枢纽、军工基地、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金融等七类重要经济目标的分布、数量、类型,召开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调度会,培训相关人员,部署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的制作工作;各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完成防护方案的制作,明确负责人员,落实工作责任、防护措施和装备器材。

  --抓紧进行人防专业队伍整组。结合从战时防空到平时防灾职能转变的实际,把群众防空组织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之中,按照专业对口的要求,调整原有人防专业队伍的组建单位和编成单位,明确职能职责,划定配置地域,落实装备器材,人员登记造册。制定专业队伍训练大纲,明确职能职责,落实装备器材,定期对专业队伍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专业队员救援技能训练,要将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到政府应急专业队伍体系中,积极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充分发挥防灾救灾的骨干作用。

  --落实疏散体系建设。进行疏散基地选址,制定接受人口疏散计划,明确接收疏散人口的社区、村镇、数量。同时,开展对安置社会资源的调查,初步掌握接收疏散安置的社会潜在资源。寻求社会融资和单位合作,开展疏散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经济效益、战备效益和社会效益。疏散地域要作为政府应急避难的重要场所,纳入政府应急体系的范畴,为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提供保障。

  --深化人防(民防)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人民防空宣传教育资源的作用,落实上级关于人防(民防)宣传、教育的有关要求和我市关于加强人防(民防)宣传教育的意见,把机关团体、企事单位、社区、学校都纳入到人防(民防)宣传教育的范畴中,强化民众的防灾救灾意识,提高公民的防护知识水平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