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税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政〔2008〕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我市地方税务部门(以下简称地税部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税收(以下简称地税)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地税涉及面广、税源分布零散、不易监管等特点,税收管理中矛盾比较突出,房地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漏洞依然较大。为进一步加强地税征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近年来,各级财税部门大力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加强税源控管,堵塞税收漏洞,财政税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受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不够强、税务部门征管力量不足、监控手段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税收征管秩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各种涉税违法行为呈现出隐蔽性、多样性,部分行业税收管理存在不必要的环节。因此,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税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税收工作,真正把税收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完善征管机制,强化基础管理
地税部门作为法定的地税征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税收基础管理,健全税收征管机制。
(一)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扩大税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使广大纳税人知法、守法,自觉申报纳税,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协助税收征管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开展税源普查,及时、充分利用相关部门提供的税源信息,建立和健全税源数据库,通过税源管理发现和解决征管工作中存在问题,减少税收流失。
(三)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深入落实“科技+管理”的税收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税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由“人工管税”到“机器管税”的转变,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四)完善护税协税网络。主动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为做好税收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