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的努力,基本建成我市农村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林木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林地面积显著增加。基本实现有路皆绿,有水皆绿,有城皆绿,有村皆绿,并完善提高外环线绿化带,基本建成海河风景林带和西部市界防沙阻沙林带。
林业区域布局优化。实现平原农田林网基本全覆盖,沿海地区绿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部位绿化档次达到较高水平,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增强。
林业生态与相关林地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种苗基础产业,发展林粮、林药、林菌、林畜(禽)等林下经济。
(二)具体指标
2009年-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53464.8公顷(其中:重点工程29044公顷),平均每年造林13366.2公顷,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以上。规划期末,全市新增有林地面积39880.1公顷,有林地面积达到210038.1公顷,全市各类林地面积由200511公顷达到240391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2%;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道路林网绿化率95%以上;河道林网绿化率90%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2万公顷;育苗面积达到10000公顷。
二、建设标准
根据上述布局,确定各类绿线划分标准,以便从规划上为我市林业发展提供用地依据;并在具体实施中有所遵循。
(一)绿色通道生态林带宽度
1.外环线外侧生态林宽度100-200米,在林带外侧一定范围内有条件地段发展绿色产业;
2.高速公路每侧宽度不低于50米;
3.铁路每侧宽度不低于30米;
4.国道、省道每侧宽度不低于30米;
5.县级公路每侧宽度不低于20米;
6.乡村公路每侧宽度不低于10米。
(二)绿色河道林带宽度
在完成堤岸绿化的同时,在河堤外侧有条件的地段,建设一定宽度的护堤林,具体宽度标准如下:
1.海河环外部分要搞好与海河综合开发功能相适应的绿化建设;
2.一级河道河堤外每侧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
3.二级河道河堤外每侧林带宽度不低于20米。
4.其它河渠两侧绿化宽度由区县确定。
(三)绿色边界防护林带宽度
在西部风沙危害较重地区建设绿色边界,采用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总体宽度不低于500米。
(四)绿色城镇环城林带宽度
11个新城外围环城林带宽度不低于50米,并在新城环外1000米范围内建一处千亩左右片林;有条件的建制镇环镇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并在镇外500米范围内建设一处500亩左右片林。新建中心镇要把环镇林和片林纳入规划并同步实施。
(五)绿色村庄
对列入规划的中心村和短时间内无搬迁计划的村庄要提高绿化率。村庄环村林带宽度不低于10米;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道路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村庄环村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
(六)农田林网
利用支渠、斗渠、毛渠和田间工作路,栽植农田防护林带并形成农田网格,每个网格控制农田面积不大于300亩;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网格面积不大于200亩。
(七)园区绿化
坐落在区县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根据园区特点建设环园区绿化带或片林,绿化带宽度不低于20米。
(八)成片林地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西北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围绕重要通道沿线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因地制宜地发展片状林,每片规模100亩以上,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条件。
三、主要任务
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绿色道路、绿色河流、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市界、成片林地与林下经济、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以及相关配套林业产业等。
(一)绿色道路
绿色道路是指在我市境内的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区县级道路、乡村公路两侧实施造林绿化,涉及长度8118公里。可绿化面积35227.5公顷,已绿化17062.4公顷,2009-2012年规划造林14696.8公顷,其中:高速公路4179公顷、铁路1464公顷、国道961公顷。内侧实施景观设计,形成较宽生态林带。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主要技术指标(一)
┏━━━━━━━┳━━━━━━━━━━━━━━━━┳━━━━━━━━━━┓
┃ ┃ 绿化率指标(面积)% ┃ ┃
┃ 道路等级 ┃ ┃ 备注 ┃
┃ ┣━━━━━━━┳━━━━━━━━┫ ┃
┃ ┃ 目前水平 ┃ 2012年指标 ┃ ┃
┣━━━━━━━╋━━━━━━━╋━━━━━━━━╋━━━━━━━━━━┫
┃ 高速公路 ┃ 80.2 ┃ 100 ┃ 不包括在建高速 ┃
┣━━━━━━━╋━━━━━━━╋━━━━━━━━╋━━━━━━━━━━┫
┃ 铁路 ┃ 32.1 ┃ 100 ┃ ┃
┣━━━━━━━╋━━━━━━━╋━━━━━━━━╋━━━━━━━━━━┫
┃ 国道 ┃ 45 ┃ 100 ┃ ┃
┣━━━━━━━╋━━━━━━━╋━━━━━━━━╋━━━━━━━━━━┫
┃ 省道 ┃ 38.9 ┃ 100 ┃ ┃
┣━━━━━━━╋━━━━━━━╋━━━━━━━━╋━━━━━━━━━━┫
┃ 县道 ┃ 42.1 ┃ 90 ┃ ┃
┣━━━━━━━╋━━━━━━━╋━━━━━━━━╋━━━━━━━━━━┫
┃ 乡村路 ┃ 40.3 ┃ 90 ┃ ┃
┗━━━━━━━┻━━━━━━━┻━━━━━━━━┻━━━━━━━━━━┛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主要技术指标(二)
┏━━━━━━┳━━━━━━━━┳━━━━━━━━━━┳━━━━━━━━━━━┳━━━━━━━┓
┃ 道路等级 ┃ 总长度(公里)┃ 已绿化面积(公顷) ┃ 规划绿化面积(公顷) ┃ 备注 ┃
┣━━━━━━╋━━━━━━━━╋━━━━━━━━━━╋━━━━━━━━━━━╋━━━━━━━┫
┃ 合计 ┃ 8118 ┃ 17062.4 ┃ 14696.8 ┃ ┃
┣━━━━━━╋━━━━━━━━╋━━━━━━━━━━╋━━━━━━━━━━━╋━━━━━━━┫
┃ 高速公路 ┃ 1069.2 ┃ 8293.8 ┃ 4179.1 ┃ 含在建高速 ┃
┣━━━━━━╋━━━━━━━━╋━━━━━━━━━━╋━━━━━━━━━━━╋━━━━━━━┫
┃ 铁路 ┃ 500.9 ┃ 693 ┃ 1463.8 ┃ ┃
┣━━━━━━╋━━━━━━━━╋━━━━━━━━━━╋━━━━━━━━━━━╋━━━━━━━┫
┃ 国道 ┃ 413 ┃ 786.3 ┃ 960.5 ┃ ┃
┣━━━━━━╋━━━━━━━━╋━━━━━━━━━━╋━━━━━━━━━━━╋━━━━━━━┫
┃ 省道 ┃ 1132.6 ┃ 3202.8 ┃ 3532.0 ┃ ┃
┣━━━━━━╋━━━━━━━━╋━━━━━━━━━━╋━━━━━━━━━━━╋━━━━━━━┫
┃ 县道 ┃ 1018 ┃ 1716 ┃ 2161.4 ┃ ┃
┣━━━━━━╋━━━━━━━━╋━━━━━━━━━━╋━━━━━━━━━━━╋━━━━━━━┫
┃ 乡村路 ┃ 3984.6 ┃ 2370.5 ┃ 2400.0 ┃ ┃
┗━━━━━━┻━━━━━━━━┻━━━━━━━━━━┻━━━━━━━━━━━┻━━━━━━━┛
(二)绿色河流
绿色河流是指在外环线以外的一、二级河道两侧实施绿化。结合滨海新区建设,蓟运河应沿河漫滩建立植被,开辟生态林地,形成连接海滨与北部山区的绿色林带;海河和其它主要河流,通过建设河岸保护带、保护缓冲带、重要节点以及建设景观公园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将河流及沿线土地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独具天津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
河道可绿化面积19056公顷,已绿化面积7121.4公顷,2009-2012年规划造林10634.5公顷,其中:一级河道4793.6公顷、二级河道4760.9公顷。
(三)绿色城镇
绿色城镇主要对十一个新城以及中心镇和建制镇环城周边实施绿化。建设新城环城路绿化带、进入城区主要道路节点景观绿化等。
城镇可绿化面积6297.9公顷,已绿化面积4067公顷,规划2009-2012年规划造林面积2180.8公顷。
(四)绿色村庄
绿色村庄是对全市所有村庄实施绿化。结合全市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搞好分布在蓟县、宝坻、武清、宁河、静海等远郊区县的村庄绿化;沿海三区要结合滨海新区规划统一实施;环城四区要按照都市林业特点实施增绿和美化;重要通道视线可及的村庄绿化要结合环境综合整治统一实施。
村庄可绿化面积15950公顷,已绿化11865公顷,2009-2012年规划造林3417.2公顷。
(五)绿色市界
绿色市界是在我市连接河北、北京的西部接壤的254公里(不含山区段)地段实施绿化,重点建设防风阻沙林带。
可绿化面积12148.4.公顷,已绿化7048公顷,2009-2012年规划造林1600公顷。
(六)成片林地及林下经济
在路、渠、河及城镇、村庄、边界绿化的同时,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地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营造成片林地。2009-2012年规划营造片林13416公顷。
根据林木生长周期,引导适时实施林下经济间作,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微生物、动植物种养,实现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林农增收。我市林下经济现有实施面积12000公顷,规划通过发展林菌、林药、林畜(禽)、林粮、林草、林菜等多种林下经营,到2012年,新增林下经济面积20109.8公顷,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2109.8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5.3%。
(七)林木种苗
根据我市未来几年造林绿化任务以及周边地区对苗木的需求,调整种苗产业布局,扶持国有苗圃和骨干苗圃,以基地带动农户,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从事种苗事业发展,做到满足需求与提高农民收入双赢。重点发展适宜天津宜居生态城市绿化苗木,即注重抗性强、耐盐碱树种的引进、研究、繁育、推广,又要大力发展培育常绿、彩叶以及大规格苗木的种苗基地。全市现有育苗面积6.5万亩,规划到2012年,新增育苗面积8.5万亩,达到15万亩。
(八)有害生物防治
根据我市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情况,采取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及时、全面和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继续加大美国白蛾和杨树病虫害等虫害治理力度,通过采取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以及森林植物检疫隔离等工程措施,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
(九)森林防火
蓟县山区是我市森林火险综合治理重点地区,在抓好该地区森林防火防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平原地区集中连片的林地要进行必要的防火基础设施设备投入,特别是对外环线绿化带以及平原地区森林公园等重点林木资源要进行火灾重点防控,并参照蓟县重点火险区治理方式制定方案。
第四章 林业重点工程
为实现绿色道路、绿色河流、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市界以及森林安全和相关配套林业产业等主要建设任务,重点实施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工程等八项林业重点工程。
一、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工程
我市已经开通运行10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80.3公里,到2012年总通车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预计新增高速公路419.7公里。京津塘、京沈等已完成和唐津等部分完成两侧绿化面积已达到8294公顷。为了适应我市城市建设总体要求,规划从2009年起,陆续启动唐津等八条高速两侧绿化工程,同时完善提高已完成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水平。
(一)建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