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我市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主要任务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树立科学教育观,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馆、科学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重视家庭和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安全避险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开展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社区管理,农民理财、实用技术、再就业技能等培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防灾减灾、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培育农村科技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结合东莞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优化各种教育培训资源,以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和积极就业。加强对新莞人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提升外来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劳动权益保障、健康生活等知识,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科学行政能力为重点,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开设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科学科技问题的系列讲座。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和培训规划。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科技活动月、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等科普活动,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