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对列入国家、省和市重点环境监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实行向环保和城管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同时,要在2009年前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对未按规定要求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镇街要公开通报,并限期整改。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镇街,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专项资金补助,并暂停审批该镇街项目环评。(市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财政局等负责)

  (三十五)加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

  1.每年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环保局、监察局等负责)

  2.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执法不力、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市经贸局、环保局、发展改革局、监察局等负责)

  八、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十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

  1.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价格政策,鼓励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市物价局、发展改革局、经贸局等负责)

  2.加快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已经基本实现抄表到户的镇街,要在水价调整时同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其他镇街力争在2009年底前实施。(市物价局、水利局、城管局、各镇街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3.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结合东莞市产业特点及用水水平制定《东莞市用水定额》,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对超计划、超定额用水推行加价制度。(市物价局、水利局牵头负责)

  4.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市物价局、经贸局、发展改革局、水利局、城市管理局等负责)

  5.以市区污水处理厂为重点开展中水回收试点工作。从雨洪资源利用、中水回用、节水器具普及等方面入手开展节水社区示范区建设。(市水利局、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等负责)

  6.落实扶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的价费政策,降低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成本和价格。(市物价局、海洋渔业局牵头负责)

  7.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严格核定排污当量和排污费征收额,严禁随意减免排污收费,进一步提高排污费征收率。(市物价局、财政局、环保局等负责)

  8.加大污水处理费政策实施力度,已经开征污水处理费的镇街,到2009年底的征收标准达不到合理盈利水平的,要实行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到“十一五”期末,所有镇街要将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到合理盈利水平。(市物价局、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

  9.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水平;暂时达不到保本微利水平的镇街,要制订和实施最低收费标准。(市物价局、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

  (三十七)加大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

  1.市及各镇街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各镇街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局、经贸局、环保局等负责)

  2.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对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调整优化现有技术改造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结构,重点向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倾斜,促进企业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研究建立相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扶持节水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市财政局、经贸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水利局、城市管理局等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