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阜新市中小学教师学习深造提高工作方案、阜新市城乡学校手拉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阜新市城区中小学操场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实施重点

  (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受援学校内涵发展

  1.建立校际间互派交叉任职制度。城乡手拉手对口帮扶学校每学年互派1名教师到对方学校任职一学期,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通过此项活动,学习校际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校干的管理水平。力争用4年时间,对口学校交叉互派干部任职率占本校干部总数的50%以上。

  2.建立校际间互派教师制度。从2009年起,根据受援学校的需要,支援学校每学期派出1-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受援学校任教;农村受援学校也要派出1-2名教师到支援学校顶岗任教学习。支援学校指定专门教师予以一对一的帮助指导。通过校际互派,以教代训,更新农村受援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受援学校办学水平

  1.支援学校根据教育形势发展要求,结合具体办学实际,帮助农村受援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2.支援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经验,根据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要求,帮助受援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管理措施。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做到“三同”,即规章制度同、岗位职责同、管理措施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农村受援学校办学特色

  1.帮助农村受援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逐步形成农村受援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2.帮助开发校本课程,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与研讨;输出特色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农村受援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

  (四)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工作,提高农村受援学校教育质量

  1.建立专业或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合作研讨制度。手拉手学校相同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或年级组每学期举办一对一的合作研讨活动,深入教学改革,结合农村受援学校教育教学难点,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受援学校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献课评课制度。在互派教师顶岗任教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受援学校需求,支援学校每学年派出本校学科优秀教师代表,开展短期的送教下乡、献课评课活动,带动农村受援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逐步形成农村受援学校的优质课资源,进而在该校或该区域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