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层次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科技馆、科技(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到2010年,全省科普教育基地达到80家以上,并开展科普教育精品基地的认定工作。
--科普经费投入环境得到改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多元科普投入机制。
--改革科普工作,建立科普工作联动机制、科普工作协作机制、科普资源共享机制、科普工作激励机制,以增强科普工作活力。
--加强科普理论的研究,鼓励科普创作,推出一批对我省科普事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大军,科普志愿者规模达到2~3万人。
三、 云南“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
围绕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围绕《云南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科普能力建设、丰富科普活动三个方面。
(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根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建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针对不同重点人群分别制定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使全社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明显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1、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各级相关部门应制定以增强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决策为重点的培训计划,深层面了解和掌握新时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扩大相关知识范围,提高业务水平和科学思想水平,增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力。
目标和任务: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与科学素养评估监测体系;把科普教育内容纳入党校培训教材,开展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2、青少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选择性地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知识性活动、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能性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探究性活动、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的心理卫生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多层面、多途径、多方式的科普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