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善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整合发展。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将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范围从“4050”下延至“3848”,力争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7万个。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继续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交友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创建150个充分就业社区,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等尽快实现就业。
5、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大力开发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岗位,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培训鉴定就业工作的同时,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将毕业前院校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范围,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统筹做好退伍军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6、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实施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确保具备条件的Ⅰ类市场投入使用,Ⅱ、Ⅲ类市场建设全面启动,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举报系统,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调查发布工作,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7、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2009-2010年职业培训特别计划》,适当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鉴定认证工作,做好技能人才储备。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重点对困难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鉴定,加大对农村学生和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的补贴力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表彰、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军队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4万人、人人技能工程短期培训4万人,技工院校年招生8万人、在校学生保持在20万人以上。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努力完成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任务。按照“补缺”和“扩面”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完成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43万、442万、330万、257万、152万、350万,其中养老保险扩面20万,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135亿元、35亿元、11亿元、2亿元、0.95亿元、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