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点建设项目(见主要建设项目表)。
(七)年度实施重点。
2008年: 重点实施1.6万吨微合金钢炉料,9200吨铍铜板带材,10亿支电容器,阳光硅业多晶硅一期,银星能源1MW风力发电设备,阿维菌素(钾维盐)和VB2原料药建设,煤炭行业大型设备管理软件和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
2009年: 重点实施发电集团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电站项目,恩德1.5MW风力发电设备,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系统集成项目,三峡水轮机叶片产业化,小巨人数控机床产能扩大技术改造,阿维菌、莫能霉素和红霉素菌种选育与工艺优化,宁夏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青铝集团电解铝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利用,英力特化工大型密闭电石炉炉气制氢关键技术开发等项目。
2010年: 重点实施氧化铟锡靶材,阳光硅业多晶硅二期,新瑞长城扩大数控机床产能技术改造, 启元药业固体制剂扩产改造和多维药业腺苷钴胺生产等项目。
2011年: 重点实施钛及钛合金管加工材、启元药业第三代红霉素衍生物开发产业化和国家级新药研发,多维药业伊维菌素等项目。
2012年: 重点实施5000吨钛及钛合金管棒丝,启元药业心血管类新药产业化等项目。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完善管理和引导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治区成立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自治区经委、科技厅、发改委、商务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银川海关等部门组成,研究和制定促进宁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地方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及时向全社会发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不断完善修订、滚动实施产业发展规划。
(二)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要求,引导各产业群相对集中布局,以合理配置包括水、电、汽在内的公共资源,降低产业群的综合运行成本,提高产业关联效益和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形成互动型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的环境优势、政策优势、技术条件优势、服务优势、协调优势、创新优势、孵化优势,强化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聚的功能和协调企业循环发展的功能,努力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发展平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及软件产业,石嘴山工业园和太阳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望远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到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落户,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企业链”和“循环经济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和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依托产业集群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计划,培育一批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选择一批技术起点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企业,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产业链形成、优化产业结构、支撑产业规模扩张、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重组、并购、强强联合或建立战略联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为培育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承接和吸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和研发的转移,引导建设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推进宁夏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通过市场准入、研发投入、工程带动、标准制定、投融资支持等措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级、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升级、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和著名商标、参与标准制定等予以重点支持和奖励,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推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集成、工艺配套、信息交流、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人员培训等服务。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人才,提高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水平。企业要采取期权、期股等形式,鼓励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的合理股份体现,鼓励科技人才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拥有受益权,充分调动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智慧和积极性,支持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采用多种人才引进方式,推进区域之间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科技人才与智力资源在区域内合理配置。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设立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博士后工作站。通过项目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将发达地区已经形成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向我区扩散,把国内经济活跃地区已经具有的高新技术能力向我区转移,特别是向其工业园区和基地转移,加快我区企业、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大力培养高新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素质。
(六)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基金。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支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孵化器及各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利用政府基金、贴息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对国家和区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信贷支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强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外部环境,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促进企业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三是建立风险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积极筹建高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良性运行的财政补偿机制。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及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区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和各类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建设项目表
新
材
料
领
域
| 序号
| 投资企业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亿元)
| 规模
| 销售收入
(亿元)
|
1
| 东方有色集团
| 钽粉、钽丝技改项目
| 1.8
| 在原生产线基础上改扩建,提高高比容钽粉和细直径钽丝产能,达到500吨钽粉和80吨钽丝产能
| 4
|
2
| 东方有色集团
| 1.6万吨微合金钢炉料项目
| 1.55
| 计划形成5000吨铌铁、2000吨钒氮合金、2000吨钨铁、5000吨50钒铁、2000吨80钒铁产能
| 27
|
3
| 东方有色集团
| 9200吨铍铜板带材
| 3.89
| 计划形成2000吨铍铜板带材、6000吨铜带、1200吨铍铜铸锭产能
| 9
|
4
| 东方有色集团
| 5000吨钛及钛合金管棒丝项目
| 6
| 形成5000吨钛及钛合金管棒丝产能
| 10
|
5
| 东方有色集团
| SiC微粉改造项目
| 1.5
| 形成1~1.5万吨产能
| 3
|
6
| 东方有色集团
| 氧化铟锡靶材建设项目
| 1.5
| 形成100吨产能
| 8
|
7
| 东方有色集团
| 一氧化铌生产线建设项目
| 1.5
| 现有12吨生产线,新增200吨一氧化铌产能
| 3
|
8
| 东方有色集团
| 氢氧化亚镍扩建项目
| 0.6
| 形成3000吨氢氧化亚镍产能
| 4.5
|
9
| 东方有色集团
| 铍材研制中心建设
| 4
| 国防军工配套
|
|
10
| 阳光硅业公司
| 4500吨多晶硅项目
| 40
| 建设规模为年产4500吨多晶硅
| 60
|
11
| 发电集团公司
| 2000吨多晶硅项目
| 11
| 建设规模为年产2000吨多晶硅
| 20
|
12
| 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
| 2000吨单晶硅项目
| 6.9
| 形成年产2000吨单晶硅产能
| 44
|
合计
| 80.24
|
| 192.5
|
高
新
技
术
改
造
传
统
产
业
| 1
| |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系统集成项目
| 1.8
| 年产15个110KV和5个220KV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集成,包括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下,单台容量120000kVA及以下各类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220kV及以下各类变压器电流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电动隔离开关、手动开关、断路器、电容补偿器及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 4
|
2
| | 三峡水轮机叶片产业化
| 1.02
| 达到年产约50~80个叶片产能
| 2
|
3
| 中卫大河龙门加工中心
| 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 2.1
| 研发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项目达产后年产大型龙门加工中心200台
| 4
|
4
| 小巨人数控机床
| 产能扩大技术改造
| 3.8
| 新增产能1300台,达到年产中高档数控机床2500台能力
| 10.8
|
5
| 新瑞长城机床厂
| 扩大数控机床产能技术改造
| 4.5
| 含中高档数控车床新产品研发,形成年产1200台数控机床及年产2万吨配套床身铸件生产能力
| 12
|
合计
| 13.22
|
| 32.8
|
生
物
与
新
医
药
领
域
| 1
| 启元药业集团
| 阿维菌素(钾维盐)技术改造项目
| 3.3
| 形成600吨/年阿维菌素(钾维盐)生产能力
| 5.4
|
2
| 启元药业集团
| 阿维菌素衍生物开发项目
| 0.8
| 形成200吨/年阿维菌素衍生物生产能力
| 4
|
3
| 启元药业集团
| 第三代红霉素衍生物开发产业化项目
| 2
| 形成400吨/年第三代红霉素衍生物生产能力
| 20
|
4
| 启元药业集团
| 心血管类新药项目
| 3
| 形成200吨/年心血管类新药生产能力
| 5.6
|
5
| 启元药业
| 固体制剂扩产改造项目
| 0.5
| 形成颗粒剂2亿袋、片剂6亿片、胶囊剂3亿粒能力
| 3
|
6
| 启元药业
| 红霉素菌种选育与工艺优化项目
| 0.55
|
| 7.2
|
7
| 启元药业
| 国家级新药研发
| 0.24
| 研发国家级新药
| 1
|
8
| 多维药业
| VB2原料药建设
| 2.2
| 形成2000吨/年VB2原料药生产能力
| 5
|
9
| 多维药业
| 莫能霉素项目
| 0.4
| 形成200吨/年莫能霉素生产能力
| 3.5
|
10
| 多维药业
| 腺苷钴胺生产项目
| 2.2
| 形成10吨/年腺苷钴胺生产能力
| 7
|
11
| 多维药业
| 阿维菌素项目
| 0.5
| 形成300吨/年阿维菌素生产能力
| 2.5
|
12
| 多维药业
| 伊维菌素项目
| 0.6
| 形成100吨/年伊维菌素生产能力
| 2
|
13
| 亚乐农科公司
| 苦生碱生物农药
| 0.6
| 形成年产2000吨苦生碱生物农药产能
| 5
|
合计
| 16.89
|
| 71.2
|
电
子
信
息
及
高
技
术
服
务
业
| 1
|
| 煤炭行业大型设备管理软件
| 0.006
| 针对煤炭行业大型采掘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建立先进的煤炭行业大型设备管理平台
|
|
2
|
| 煤炭企业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 0.024
| 建设煤炭企业(集团)统一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 0.024
|
3
|
| 义务教育监管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 0.015
| 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的五大类指标及其所包含的各类分项指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
| 0.02
|
4
|
| 宁夏人口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0.039
| 建立全区“数据大集中模式”人口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为社会各个不同方面和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
| 0.4
|
5
|
| 产品物流信息安全监管一体化集成系统
| 0.065
| 建立产品物流、信息、安全、监管为一体的集成系统进行信息安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0.033
|
6
|
| 车内媒体平台网络
| 0.25
| 为出租车乘客提供信息咨询的互动式触摸屏网络,信息传输通过无线网络基站全部实现自动化
| |
7
|
| 基于SOA架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平台
| 0.033
| 形成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 0.1986
|
8
|
| 宁夏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 0.8
| 通过构建外包核心团队,建设外包基地,组织进行实验项目,开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业务。达产后,宁夏外包规模可扩大至1000人。
| 1.2
|
9
| 东方有色集团
| 10亿支电容器项目
| 1.7
| 形成5亿支片式钽电容器和5亿支片式铝电容器
| 2.1
|
合计
| 2.932
|
| 3.9756
|
新
能
源
及
节
能
技
术
领
域
| 1
| 银星能源
| 1MW风力发电设备
| 2.8
| 形成1MW风力发电设备350台(套)
| 25
|
2
| 恩德公司
| 1.5MW风力发电设备
| 1
| 形成1.5MW风力发电设备200台(套)
| 25
|
3
| 赛马集团
| 水泥低温余热发电
| 1.725
| 建设4座6000kw装机容量的余热电站,实现日发电量37.8万kwh,日供电量34.86万kwh,每年节省外购电费4861万元
| 0.2
|
4
| 发电集团
| 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电站项目
| 0.8
| 太阳能光伏发电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研制,建设2×33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
|
|
5
| 宁沪太阳能公司
| 新型大功率光伏组件项目
| 0.8
| 形成大功率光伏组件50MW能力
| 15
|
6
| 中卫金益镁业
| 燃气蓄热式还原炉和无引风机余热锅炉射流真空系统改造项目
| 0.158
| 燃气蓄热式还原炉和无引风机余热锅炉射流真空系统改造,节电率25%。
|
|
7
| 天净集团
| 铁合金炉余热发电
| 0.36
| 建设6000KW机组,节能4320万度
|
|
8
| 青铝集团
| 鼓风机电机变频调速节电装置
| 0.187
| 鼓风机电机变频调速节电装置,节电1980万度,节电率20%。
|
|
合计
| 7.83
|
| 65.2
|
资
源
与
环
境
技
术
领
域
| 1
|
| 镁冶炼节能降耗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0.448
| 以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为中心,通过对镁冶炼生产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和创新,彻底改变传统镁冶炼工艺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镁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
|
2
| 伊品集团
| 味精高浓度废水资源化技术开发项目
| 0.36
| 采用多效蒸发、喷雾造粒、膜过滤等技术,实现味精高浓度废液零排放。
|
|
3
| 青铝集团
| 电解铝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利用项目
| 0.352
| 最大限度回收废炭素材料、废耐火砖中的有价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90%。
|
|
4
| 赛马集团
| 水泥利用电石渣制水泥与CO2减排技术开发项目
| 0.33
| 开发适应电石渣特性的预热预分解系统和高效破碎烘干系统等关键设备,形成一整套利用湿排电石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电石渣在原料中的最高掺量为50%。
|
|
5
| 英力特化工
| 大型密闭电石炉炉气制氢关键技术开发项目
| 0.286
| 开发一套电石炉气的纯化工艺,变换制氢后的氢气纯度达到PVC合成要求。
|
|
6
| 兴平精细化工
| 大型密闭电石炉尾气提纯与处理项目
| 0.46
| 开发尾气提纯、净化压缩、炉气净化后固体物质的处理等关键技术,利用2台31500KVA电石炉的尾气生产10万吨/年的甲酸钠,实现无害化生产草酸、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
|
|
7
| 东方钽业
| 难分解、低品位钽铌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 0.31
| 开发难分解、低品位钽铌资源的预处理和富集,钽铌及其他有价金属的萃取,无害化排放和利用等关键技术,整个体系实现清洁化生产。
|
|
合计
| 2.5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