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自治区级奶业信息中心。重点开展国内外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政策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交流。在奶牛养殖基地县建立奶牛生产信息采集点,实现全区联网。二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接轨的原料奶及乳制品生产加工质量监测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加强原料奶质量标准、奶制品生产加工、质量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三是建立第三方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和完善自治区和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固原五市第三方乳制品质量监测中心。
4、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见主要建设项目表)。
(五)马铃薯加工产业集群。
1、集群布局。
改变目前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布局中存在的规模小、分散、无序状态,推进加工企业向西吉县和原州区工业园区聚集。通过标准厂房、厂房联建等形式,将小型、分散的乡办、村办、个体企业,集中到园区。充分发挥大型淀粉加工企业的集聚、辐射作用,实现大企业为中心、小企业为外围的集群布局,鼓励中小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特定专业化加工,提供专门化产品或进行限制性销售,促进大中型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协作。
2、技术路线。依据我区马铃薯原料供给的最大能力,总体淀粉加工生产规模适度控制在25万吨左右。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大型企业总体设计加工能力应在15万吨左右,中型企业总体设计加工能力应在5-7万吨左右,小型企业的总体设计加工能力应严格限制在5万吨以内。严格行业准入,原则上禁止新建企业,特别是新建年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企业。对已建成年设计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所有企业均由环保部门进行环评。坚决淘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淀粉和土法淀粉生产线,逐步淘汰1000-5000吨的企业,逐步关闭千吨以下淀粉加工企业。“三粉”加工企业逐步统一在园区生产,集中处理废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对达不到排放污染物总体控制要求的企业限产限排。
3、主导产品发展方向和能力。
积极开展高淀粉型、油炸型、高蛋白型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和贮运技术研究,提高加工原料的品质,以原料质量的统一和稳定保证加工产品质量的统一和稳定,为创建地域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淀粉和变性淀粉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淀粉和变性淀粉加工水平。开展条、片、全粉、粉丝、粉条等技术研究与开发,增加食品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配合饲料生产,解决加工厂废弃物污染问题。到2012年,马铃薯淀粉实际产量达到25万吨,其中优质淀粉15万吨。全粉产能达到2万吨,变性淀粉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
4、配套能力建设。
(1)原料基地建设。到2012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一是种薯生产体系建设。以泾源县为中心选择在2000米海拔以上的地区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到2012年,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粒,年建设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建设优质良种繁育基地50万亩,年产优质种薯60万吨。品种专用化率达80%,种薯脱毒化率达60%。二是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以西吉县为中心建立淀粉加工型专用薯基地,以原州区为中心建立全粉专用薯生产基地,通过实现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种植标准化、布局区域化、技术服务全程化,建设高淀粉、全粉、炸片、炸条等优质品种原料基地。以西吉、彭阳和原州两县一区为主,形成年生产30万亩优质高淀粉品种原料基地。在原州区南部半湿润山区或北部淤地坝区以及黄灌区形成10万亩优质全粉原料基地。
(2)废水和废渣处理。加快对淀粉废水的综合利用步伐,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不断提高副业的价值。加快淀粉加工废水灌溉农田的实验步伐,在原州区、西吉县和隆德县各建立2000亩左右的淀粉加工废水农田冬灌试验示范基地。
5、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见主要建设项目表)。
四、年度实施重点
2008年:重点推进羊绒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在羊绒服装、饰品、精纺面料等高端产品研发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嘉源绒业、中银绒业、马斯特、盛源绒业等龙头企业羊绒纺纱及染色、制呢、面料、围巾、羊绒衫等项目建设。
2009年:重点建设好中宁枸杞深加工园区。依托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加强枸杞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重点建设枸杞饮料、枸杞白兰地、生命口服液、枸杞油胶丸等项目,推进 “宁夏红”品牌培育。
2010年:重点提高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水平以及牛、羊动物器官及骨血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生物制品加工水平。重点推进贺兰山清真牛羊肉产业公司冷却分割高、中档羊肉以及副产品综合精深加工利用项目建设。
2011年:重点提升乳粉、干酪、奶油、干酪素等产品产能,促进乳制品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支持夏进乳业、金河乳业、红果乳业、明旺乳业等企业奶粉、乳饮料等项目建设。
2012年:重点加强马铃薯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支持精淀粉、全粉等深加工产品生产,淀粉废水得到综合利用。重点推进佳立生物公司多元变性淀粉等项目建设。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建立稳定安全的原料基地。把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结合起来,按照加工企业原料需求,实现供需品种区域化布局、基地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保证加工企业原料稳定供应。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过程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大力提倡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鼓励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方式,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加工企业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
(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扩建、改造现有骨干企业和新建大型加工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前、中、后环节专业体系,产、加、销“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之间的相互依靠和协调发展。争取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先上市融资。同时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全面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强对已有知名品牌保护,尤其是加强对“宁夏枸杞”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三)推进专业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遵循“产业推动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商贸的方针,抓住机遇,完善规划,依托产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与产业集聚密切结合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大市场,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在全国和周边地区流通领域的地位,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集散,构建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平台努力实现专业特色市场与产业集聚的有机结合。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各类资源,依托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构建市场营销平台、现代物流平台、法律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一是鼓励企业设立科技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加速折旧,提高新产品开发费用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比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二是帮助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要根据企业的技术需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通过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人才和管理方式。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注重“软件”引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支熟练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专业队伍。四是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开展超前研究,储备科技成果,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推进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根据农产品优势区域建立农产品特色工业园区,以形成区域企业群体化,形成对内带动力强、对外辐射力大的合力优势。原则上新建企业都要进入工业园区,利用技术改造、扩建、重组等,推动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坚持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适当超前原则,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加工企业入园所需土地出让价格,简化报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采用多个项目捆绑式分批次报批的办法,及时审批进园入区项目的建设用地。
(六)加大财税金融等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规模,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企业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落实农产品加工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优先兑现出口退税等。三是鼓励和协调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四是加快企业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基金,鼓励中小企业自愿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互助担保联保机构,开展信用担保联保业务。五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独资、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吸引城乡个体私有资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金融资本和国外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
(七)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充分研究和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招商引资和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采取产业链式引进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将全区业已形成雏形的产业集群整体推介,把集群品牌叫响,同时密切跟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签约项目,切实搞好后续服务,确保合同签约履约率,引导中小企业主动与重点项目协作配套,营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区投资。
(八)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结合产业集群的发展,配套建设一批环保设施,提高集中处理能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包括使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无毒性)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到2012年,实现马铃薯吨淀粉耗水量在现基础上下降6吨,淀粉废水实现达标排放,羊绒产业废水在园区集中处理,全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耗能比2007年降低2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主要建设项目表
羊
绒
产
业
集
群
| 序号
| 投资企业
| 项目名称
| 规模
| 销售收入(亿元)
| 实施年度
|
1
| 嘉源绒业有限公司
| 续建羊绒条、纱线、染色纱线、山羊绒联合分梳(10条联合机生产线)等项目
| 年产35万米羊绒制呢、100万件羊绒衫、100万条羊绒围巾
| 30
| 2012年
|
2
| 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 3羊绒针织纱生产线
| 360吨/年羊绒针织纱生产线
| 20
| 2012年
|
3
| 德海(宁夏)土畜产品公司
| 绒精纺呢绒、粗纺羊绒针织纱等续建项目
| 形成10000锭精纺、2000锭粗纺规模
| 20
| 2012年
|
4
| 马斯特羊绒集团
| 年羊绒面料续建项目
| 200万米/年羊绒面料续建
| 10
| 2012年
|
5
| 盛源绒业有限公司
| 羊绒绒条、羊绒纺纱及染色、羊绒衫等续建项目
| 200吨/年羊绒绒条、100吨/年羊绒纺纱及染色、10万件羊绒衫等续建项目
| 10
| 2012年
|
合计
|
| 100
| |
枸杞
加工
产业
集群
| | 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
| 在中卫东园工业基地,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文化博览,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 重点建设年产2万吨枸杞饮料,2000吨枸杞白兰地,400万瓶生命口服液,420万盒枸杞油胶丸,以及枸杞含片、枸杞豆奶、生物制药等项目
| 50
| 2012年
|
清
真
牛
羊
肉
产
业
集
群
| 1
| 农垦贺兰山牛羊产业集团
| 牧草种植和混合饲料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和上海等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体系建设
| 年育肥出栏10万只肉羊、3万头肉牛、配套1万亩牧草种植和3万吨混合饲料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年加工10万头肉牛技术改造、年产5000吨牛肉冷鲜肉、4000吨牛羊骨、1000吨牛羊血加工、30万根羊肠衣、10万张牛皮制革、30万张羊皮制革、1万吨牛羊油脂等加工项目建设和上海等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体系建设
| 10
|
|
2
| 宇华清真食品公司
| 重点发展牛羊肉深加工
| 形成年加工牛羊肉5万吨以上的能力
|
|
|
3
| 泾河清真肉联厂
| 重点支持屠宰及分割和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 将企业培育为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
|
|
|
乳
制
品
产
业
集
群
| 1
| 夏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银川奶粉厂奶粉、金积厂液态奶技术改造、金积工业园脱脂奶粉综合加工
| 年产1.5万吨奶粉、1.8万吨液态奶、1.5万吨脱脂奶粉综合加工
| 10
| 2012年
|
2
| 金河乳业有限公司
| 枸杞酸奶扩建项目
| 年产3600吨枸杞酸奶、年产20000吨清真奶酪
|
|
|
3
| 亿美乳业公司
| 乳联产品深加工
| 年处理鲜奶21.7万吨
|
|
|
4
| 吴忠天天乳业有限公司
| 无抗脱脂奶粉、无水奶油项目
| 年产3000吨1000型无抗脱脂奶粉、年产2000吨无水奶油
|
|
|
5
| 红果乳业公司
| 鲜奶、奶粉、乳饮料项目
| 年处理8万吨鲜奶、8万吨奶粉、3600吨乳饮料
|
|
|
6
| 明旺乳业公司
| 鲜奶加工项目
| 日处理鲜奶800吨、加工鲜奶1000吨
|
|
|
7
| 娃哈哈集团
| 奶粉项目
| 6万吨/年奶粉
|
|
|
8
| 雪泉乳业公司
| 奶粉项目
| 1万吨/年奶粉
|
|
|
9
| 吴忠市佳农乳品公司
| 奶粉项目
| 3000吨/年奶粉
|
|
|
10
| 马来西亚阿拉米植物油公司
| 奶酪、年脱脂奶粉项目
| 1.2万吨/年奶酪、3500吨/年脱脂奶粉
|
|
|
合计
|
|
|
|
马铃薯加工产业群
| 1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马铃薯多元变性淀粉项目
| 年产2万吨预糊化淀粉,年产2万吨醋酸酯变性淀粉和年产5000吨全粉生产线各一条
| 10
| 2012年
|
2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马铃薯淀粉方便面项目
| 年产马铃薯淀粉方便面2000吨
| 0.1
|
|
3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马铃薯休闲食品项目
| 年产1000吨薯条、薯片生产线
| 0.1
|
|
4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生物淀粉降解餐具项目
| 年产1亿只生物淀粉降解餐具
| 0.3
|
|
5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马铃薯淀粉降解地膜项目
| 年产5000吨淀粉降解地膜
| 0.55
|
|
6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三粉”系列产品加工项目
|
|
|
|
7
| 佳立生物科技公司
| 马铃薯废水渣综合处理项目
| 年产提取马铃薯蛋白1500吨以上
|
|
|
合计
|
| 1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