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小金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府厅发〔2008〕65号 2008年11月11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支援灾区共建家园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小金县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二○○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和《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精神,依据四川省和阿坝州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特制定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一、小金县受灾的主要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小金县造成了重大损失,全县受灾乡镇21个,受灾人口82705人,其中死亡22人,失踪19人,受伤424人。居民住房方面,倒塌民房4676户,严重受损9788户,一般受损7635户;基础设施方面,全县省道117公里、县乡公路83公里、农村公路602公里、旅游专用道4.4公里及桥梁27座受损,12公里城镇供水管网、40公里供电线路、3座变电站、51座水电站受损,22座提灌站、65处乡村饮水设施受损;农业方面,有8.23万亩农作物、10万亩林地受灾、980座沼气池损坏;社会事业方面,受损校舍10.2万平方米、医疗机构28个。地震共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138亿元。
二、对口支援的总体要求和援助范围
(一)总体要求。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政治、讲感情、讲奉献,优先解决与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优先恢复建设城乡居民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恢复建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益性设施,三年内全面完成对口支援恢复重建任务,力争提前,使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灾前有较大改善,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灾前有较大提高,灾区城乡面貌比灾前有较大变化,让中央满意、当地政府满意、灾区群众满意、江西人民满意。
(二)援助范围。
1.基础设施方面。一是重建和修复倒损的城乡居民住房,建设活动板房教室;二是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广播电视、文化、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建设和修复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四是建设和修复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2.软件方面。一是提供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建设和监理等服务。当前突出做好灾后危房鉴定、新建房屋选型以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护等;二是选派教师、医务人员,组成精干小组,提供对口服务;三是组织企业到灾区招工,开展技能培训,帮助灾区扩大就业等。
3.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按照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招商引资方式,重点促进受援县旅游产业,开发矿产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合作项目。
三、对口支援的基本原则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总体要求,在实施中坚持六个结合,即: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加快脱贫致富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民俗文化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并贯彻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灾区群众为本,先行安排必要的救灾和重建应急专项资金,优先解决与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优先考虑帮助解决灾民住房等生活急需的条件和设施。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解决好灾民当前实际问题和困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优先启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抓紧恢复重建灾区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文化、广电等设施,同时,充分利用江西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通过援建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人才、技术等软件支持,增强其发展后劲,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按照中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国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投向,我省对口支援的重点为修复受援地因地震受损的生产生活设施,同时兼顾有利于受援地长远发展的新建项目,并充分考虑受援地的地形地貌,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
(四)尽力而为,确保效果。动员全省力量,全力筹措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加强对口支援资金、物资的统一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按照中央要求全面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加强项目质量、概算、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规模和抗震要求,确保投资概算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所有援建项目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和廉洁工程。
四、三年援建任务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一)三年援建任务。
按照中央关于“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考虑”的要求,江西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援建款物总资金不少于13亿元。其中,安排三年对口支援援建项目42个,总投资107182万元,包括民生工程、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软件服务等9个方面;同时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和不确定因素,为适当留有余地,安排不可预见费(含项目预备资金)22818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民生工程方面,项目总投资18172万元。(1)安排受灾居民住房建设等应急救灾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城乡受灾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急救助;(2)安排6080万元,用于新建县级三院一中心(即县福利院、光荣院和救灾应急中心及夹金山敬老院),两河口敬老院,小金县旧城区居民避险广场项目;(3)安排2092万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体系建设。
2.教育事业方面,项目总投资12910万元。(1)安排6800万元,用于原地重建或新建达维中学、沙龙小学、美兴小学、城关二小、双柏小学、日尔乡三村小学、窝底小学;(2)安排3400万元,用于21个乡镇28所学校校舍加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课桌购置;(3)安排2150万元,用于新建活动板房教学用房、活动板房高考教室建设;(4)安排560万元,主要是支付9名教师赴小金县支教3年,招收369名高中、初中毕业生到江西中职校学习3年所需费用。
3.卫生事业方面,项目总投资12960万元。(1)安排12400万元,用于重建县人民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2)安排560万元,主要是支付100名医疗卫生人员支医、帮助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00人所需费用。
4.广播电视方面,项目总投资1900万元,用于新建县广播电视中心。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总投资26630万元。(1)安排26430万元,用于新建新城区城市道路、江西小金服务中心、居民休闲公园、垃圾填埋场、新城区供水设施、新老城区配套市政设施;(2)安排200万元,用于城市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和开展受灾房屋灾损评估所需费用。
6.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总投资8050万元。(1)安排6300万元,用于建设美沃乡至汗牛乡农村公路;(2)安排1750万元,用于完善长坪民俗文化第一村、夹金民俗文化村、双桥民俗文化村基础设施。
7.文化旅游方面,项目总投资12060万元,主要用于重建红军长征两河口会址,新建小金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懋功博物馆)、日隆镇自来水厂、日隆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沃日嘉绒古寨修复项目。
8.产业发展基金方面,安排10000万元,主要用于受灾群众自力更生、重建住房的信贷支持;用于受灾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基金。
9.其他方面,总投资27318万元。(1)安排4500万元,主要用于援建项目征地、拆迁和补偿费;(2)考虑到不确定因素较多,恢复重建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投资概算还不能确定),以及有部分项目需要待研究论证后再行启动等方面情况,安排不可预见费(含项目预备资金)22818万元。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2009年下半年再将不可预见费安排到具体项目上。
10.经济技术合作方面,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实施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合作领域包括联合开发矿产资源(花岗岩、大理石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加工和油菜籽色拉油加工)和旅游开发等。
11.对口就业支援方面,帮助小金县和阿坝州劳动者1000人在江西实现异地转移就业和培训;联系组织小金县和阿坝州劳动者2000人在四川省内就地就近就业。
三年规划项目投资计划详见附件一。
为体现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展示江西形象,在2008年新开工项目中,选择投资规模大、且事关当地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形成十大示范工程,10个项目总投资48000万元。主要是新城区城市道路工程,江西小金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居民休闲公园,小金县群众文化体育中心(懋功博物馆),县广播电视中心,城关二小,美沃乡至汗牛乡农村公路,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会址,县级“三院一中心”(县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和救灾应急中心)。
十大示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详见附件二。
(二)分年度实施计划。
1.2008年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要求和建设条件,2008年实施项目37个,总投资63092万元,具体是:
(1)民生工程方面,项目总投资15932万元。其中,安排受灾居民住房等应急救灾资金10000万元;重建县级三院一中心项目2520万元;扩建两河口敬老院720万元;新建小金县旧城区居民避险广场项目600万元;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体系建设20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