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加工贸易成品内销,进一步简化内销审批程序,方便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征税手续,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继续争取我省造船加工贸易企业在建船舶进行抵押试点,解决我省造船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八、支持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促进我省铜、钢铁、光伏、船舶、汽车、高新技术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传统陶瓷、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自营出口的扶持力度。支持推动鹰潭废旧金属拆解园区、上饶无水港和高安陶瓷工业基地建设,支持赣州(香港)工业园和吉安(深圳)工业园建设。
九、完善通关服务措施,确保南昌海关通关效率继续领跑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口岸适用范围;建立区域通关企业进出口商品归类、价格资料库,进一步加强与口岸海关的联系配合,降低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研究探索港区联动通关模式,启动关港联网运行试点;实行担保通关,在企业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税等快速通关措施;企业提供银行担保确有困难的,报经总署批准实施资产质押担保。
十、落实应急通关制度。对在南昌关区内的通关问题积极解决,对关区外的通关问题积极协办;实现通关“110”系统升级,将通关“110”打造为关区应急处理、咨询服务和协调督办的业务指挥中心。
十一、打造物流服务平台,加强口岸基础建设。主动积极为九江口岸对台湾直航提供支持服务;继续支持九江城西港、南昌白水湖码头和昌北空港物流中心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设区市开通海铁联运。
十二、加强海关政策宣传,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法律支持服务。针对江西开放型经济现状,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重点市、县和企业采取培训、讲座等形式进行宣讲,主动送政策上门,使广大进出口企业和管理相对人及时了解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进出口政策,为其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创造条件。
十三、着力扶持江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注册登记审核效率,缩短对A类、AA类企业评定时间;对A类、AA类企业提供提前申报、预约报关、门到门服务、适用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货物申报和验放手续、优先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换证及报关员注册登记手续、海关指派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办理海关事务的疑难问题等通关便利措施;加大对省内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力度,促进我省自主品牌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