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发掘政策资源,认真落实工业发展扶持政策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发改、经贸、科技、财政、税务、人事等部门抓紧汇编国家、省、市各类鼓励扶持政策和减负政策,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把政策送到企业,使企业真正了解政策、把握政策、用好政策。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对企业的各类奖励扶持政策,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一定要严格执行省、市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性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通知》规定,凡公布取消和停止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一律取消,提前征收的要按规定清退,保留的收费项目按下限收取,其中,残疾人基金、环境影响评价费、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有偿转移资金、人防建设费(厂房建设)减半征收一年,面向企业的法定培训不得收费。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需要缴纳的各种规费,经相关部门审核后适当减免或予以缓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包装项目,尤其要围绕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和省3000亿主导性项目,抓紧对接,狠抓落实,争取进入国家和省项目笼子,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性扶持。一定要确保外资、民资、国资企业在优惠政策享受、信贷支持和行政审批等各方面一样的待遇,不得有轻重之分和歧视。
四、积极创新机关服务,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经贸和外经贸部门要切实加强监控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引导和指导,加强综合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帮助企业增信心、渡难关、求发展。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各类奖励扶持配套资金的运作,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市、县两级财政对工业企业的奖励扶持,加快各类工业奖励扶持资金的兑现。税务部门要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零收费”办税服务,简并报表手续,加速办理退(免)税审核审批手续,提供优质便捷的退税服务。海关要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出口产品列入出口退税编码,提高出口退税率。外管部门要灵活掌握外币结汇规定,努力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及时、宽松、便捷的结汇环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推行分类管理检验监管方式,缩短关口作业时间,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劳动部门要认真把握好执法的尺度,科学制定和执行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坚持依法仲裁和柔性调处并重,注重事前告知和事中整改,慎行事后处罚,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国土管理部门要创新业务体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缓解项目用地计划紧和企业贷款土地抵押难的矛盾,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有力的用地保障。供电供热部门要切实做好电力、热力保障工作,改进缴费方式,减少企业预垫资费。交警交通管理部门要努力为企业大型材料、产品和危化品运输提供交通方便,帮助解决运输进出难的矛盾。
各涉工部门,都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服务措施,切实帮助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对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专题研究、及时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对企业的急难问题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要诚心指导、认真服务,促其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