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统筹城乡环卫事业发展的意见

  四、主要内容
  ㈠加快编制城乡环境卫生规划。各地要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达到优化垃圾处理资源配置、减少运行成本,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佳的效果,力争在2008年底编制完毕并通过规划评审。
  ㈡建立垃圾集中处理运作机制。各地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城市、县城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其他地区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模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污染源;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的模式。
  ㈢配套建设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各地要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建设村庄、乡镇、县城垃圾处理设施。
  1、户配垃圾桶(箱),按照方便村(居)民投放要求,每10-15户或每1-2幢住宅范围内至少设1只垃圾桶(箱)。
  2、村建垃圾收集池(房),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根据村庄规模,每个行政村或几个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垃圾收集池(房),每300-500户左右配一名保洁员和一辆保洁车。
  3、乡镇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配备清运车。各乡镇都要建设垃圾中转站,少数偏远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建设垃圾填埋场,配置垃圾专用清运车。
  4、县建无害化处理厂(场)。分宜县要抓紧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
  ㈣落实村镇环卫清扫保洁责任。各地要把村镇卫生清扫保洁作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村镇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村镇环卫保洁队伍,落实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㈤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市区、分宜县城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袋装,积极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努力提高生活垃圾袋装率,减少生活垃圾“二次污染”。乡镇建成区要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农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㈥提高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水平。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监管,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严禁工业有毒有害垃圾、医疗垃圾、放射性废物等各类危险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做到安全运行、达标排放,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居民健康的危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