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的通知

  (十)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相结合,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科研成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引领沿边开放上层次、上水平。

  战略布局:依托对俄科技合作“一园、两城、十三个中心”的载体作用和平台功能,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构筑以哈尔滨市为核心,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市为支撑,辐射沿边地区的对俄科技合作格局。推动中俄信息产业园哈尔滨园区、牡丹江园区、远东园区建设,打造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基地、对俄信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境外组装基地。

  工作重点:以解决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瓶颈为重点,引进和孵化科技成果,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通过与俄相关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院、联合办学、产学研联合等方式,构建信息跟踪、技术引进、中介服务、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的完整合作体系。争取在机电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及化工、航空航天、生物技术、食品及农业高新技术等七个领域中实施一批技术起点高、规模效益明显的重大对俄科技合作项目。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高速公路,构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加快研发通信产业、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新型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发展家用电器及小家电等应用产品、配套产品生产和境外整机大散件组装,实施境内零部件生产,境外整机组装,发展跨国加工,大幅度提升信息产品占对俄出口的比重。

  七、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吸引国内企业参加,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根据俄方需求,采取股权投资、企业重组、带资承包、有偿利用、参与建设等形式,发展对俄投资、资源能源和承揽工程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与俄共同投资、共同开发,推动中俄沿边地区生产要素优化流动,激发双方经济活力。

  (一)积极参与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开发建设。根据俄罗斯地区发展规划,以燃料能源综合体、运输综合体、通信联络、水利和环境保护、工程基础设施等合作领域为重点,实施我省参与俄开发的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带资承包、总承包、BOT等国际通行方式开展工程承揽项目建设,带动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和技术出口及劳务输出。积极谋划战略性和标志性的合作项目,加快推进外贝加尔边疆区阿布扎尔纸浆、特罗伊斯克电站动力岛、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合资生产电梯、滨海边疆区家电生产组装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对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制定实施扶持政策,培育境外投资主体,增强境外投资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采取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依法实施境外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联合沿海及港澳台地区大企业、大集团,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为重点,与俄开展林木采伐与加工合作;积极参与乌多坎铜矿、基姆坎铁矿、加林铁矿、波蒂姆英加油田等矿产的开发合作。大力推进犹太州30万吨锰铁矿开发、3万吨海绵钛、阿穆尔州1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合资合作及项目建设。

  (三)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发挥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培育壮大以农垦系统和合作化组织为主体的农业开发企业,采取独资或合资兴建农场、承包或租赁农场、参与境外农业开发区建设等方式,开发境外农业资源。顺应境外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建设境外农畜产品种养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农业技术研发示范中心,以沿边开放促进现代农业国际化经营。

  (四)加快境外合作区建设。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搭建全国对俄投资合作平台。不断完善政策,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内外企业能够进得去、留得下、能发展、能盈利创造条件。推动乌苏里斯克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尽快达到设计规模,加快建设远东工业园区、华宇工业园区、下列木材加工园区、阿尔谢尼耶夫综合加工区等境外园区,为开展境外产品加工或境内加工、境外组装提供载体。

  八、保障措施

  (一)统筹沿边开放带建设,建立组织保障体系。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沿边地区发展的指导和协调,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支持沿边开放带建设。沿边各市(地)、县(市)政府(行署)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措施,依据本规划调整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能源、交通等专项规划。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保障规划的贯彻落实。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推动企业、民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协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实施和区域经济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