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2008年全省秋冬种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三、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产增收
  各地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和支持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挖掘特色农产品发展潜力,壮大特色农业,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秋冬季农业高产高效开发模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夏粮要继续扩大马铃薯面积,稳定小麦面积。坚持旱地多种小麦、马铃薯,稻田多种油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扩种稻田马铃薯,以利夏秋作物茬口衔接。在大力调整冬春商品蔬菜种植结构,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水果、花卉、茶叶、杂豆、食用菌等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走精品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要扎实抓好种草养畜。今年秋冬种冬闲农田种草指导计划面积同比增加20万亩,各地要结合生态畜牧大省建设发展规划,以省政府确定的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县为重点,把种草计划面积落到实处,帮助农民按草地建设规模合理配畜,发展草地畜牧业。要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油菜重点布局在黔北、黔中、黔东地区,马铃薯重点布局在黔西北、黔北、黔东地区,冬春早熟蔬菜重点布局在低热河谷地区、城郊区和工矿区。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重点产业带建设规划,在秋种中提出本地主要优势作物的重点区域布局意见。贵阳市、黔东南和黔南州,要抓住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和贵广快速铁路建设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着力培育蔬菜、马铃薯、茶叶、辣椒、中药材、水果、花卉、蚕桑、生态畜牧养殖业,逐步建成一批面向珠三角、东盟区域市场为主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体系。
  四、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水平
  在努力增种、扩种的基础上,把落实关键措施,提高科技含量,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作为提高秋冬季农业生产水平的重点。要大力推广主导品种,促进品种高产优质化。2008年全省马铃薯主导品种为费乌瑞它、中薯3号、鄂马铃薯3号、威芋3号、坝薯10号、合作88、会-2、黔芋一号、威芋4号、合作23;小麦主导品种为毕麦16号、川农17号、黔麦16号、贵农15号、贵农19号、丰优8号、安麦5号;油菜主导品种为贵杂5号、油研10号、黔油17号、黔油18号、黔油19号。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适宜当地推广的主导品种。要突出主推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在巩固油菜育苗移栽、旱地分带轮作多熟种植等传统技术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提质增产、节本增效的轻简栽培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2008年秋冬种,全省主推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旱地宽厢宽带栽培、小麦高产栽培、小麦包衣种推广、稻田油菜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无公害蔬菜生产、绿肥种植及综合利用、果树高接换种等技术,推广各种多熟种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增强农业产出能力。同时,实施好优质油菜产业化示范工程及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抓好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结合,以小麦、油菜机械化耕整、播种示范与推广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机具在抢种抢收、抗灾减灾、病虫防治、规模生产上保季节、保质量的作用。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各级示范区和项目基地要率先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病虫无害化防控、测土配方施肥、保优栽培、有机肥料、降解薄膜等无害化生产技术和投入品,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技术培训,兴办示范样板。层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对基层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广泛开展节本增效、优质高产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带动和促进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选择公路沿线和重点产区,集中力量,整合技术,大力兴办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大面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要增强科技防灾减灾意识,制定重大灾害发生处理预案,充分依托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创建“专家→技术指导点→示范户→农户”的信息处理和快捷反应机制,做好科技防灾工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