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2008年全省秋冬种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8〕10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2008年全省秋冬种工作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2008年全省秋冬种工作指导意见
(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2008年10月8日)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先后遭遇了低温凝冻、干旱、洪涝、风雹、秋风等自然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危害,局地灾情较重,特别是年初发生的特大低温凝冻灾害,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着力加强灾后重建,确保了今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当前正值秋冬种时期,为切实抓好秋冬种工作,确保秋冬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效益提高,弥补灾害损失,促进秋冬季农业发展。根据“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当前生产实际,现就加强2008年全省秋冬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充分挖掘夏收粮油增产潜力,稳定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努力提高夏收农产品质量和整体效益,提高夏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为2009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目标任务:全省秋冬种总面积3350万亩。其中,夏粮面积1450万亩,总产234.5万吨;油菜面积780万亩,产量70万吨;蔬菜面积500万亩;绿肥面积500万亩;冬季农田种草面积120万亩。
二、充分挖掘潜力,确保种足种好
各地要根据秋冬季农业生产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种足种好。要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及时搞好稻田开沟排水和晒田,积极增种、扩种马铃薯、油菜、杂粮等作物,切实减少冬闲田面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的地方,要努力做好土地合理流转,杜绝成片荒田空土过冬。受灾较为严重的地方,要在增加播面上下功夫,实现以夏补秋。加大间作套种、分带轮作、宽厢宽带等耕作良法推广力度,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布局。稻作区要积极扩种油菜;旱作区,尤其是烟水配套工程区,要积极增种饲草、小麦、杂豆等作物;西北部、北部马铃薯主产区和南部、东部稻区,要大力增种、扩种马铃薯。各地要把扩种马铃薯作为增加夏粮种植面积,挖掘我省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措施,进一步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做好区域布局、种薯调运、商品薯基地建设、脱毒薯推广与高产示范等重点工作,推进夏收马铃薯面积扩大、产量增加。2008年,省级财政继续投入资金,组织实施马铃薯专项项目。各地、各项目单位要科学制订实施方案,落实配套资金,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切实抓好良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订单生产、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促进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