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五年的努力,在我省化纤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和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培育50家以上“两甩”示范企业,获得一批软、硬件和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培育一批平台运营商、技术服务机构,提高我省制造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积极开展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
积极开展专用纳米材料及技术、纳米改性材料的工程化技术、能源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纳光电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开发,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磁性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先进纺织材料和氟硅材料等结构材料,微纳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半导体固态照明材料等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高效催化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
通过五年的努力,建立25项纳米技术和材料推广应用工程,扩大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面;使我省纤维材料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以上;磁性材料向高性能化、工作温度化和高品质化发展,并逐渐占领中高端市场。
(四)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不断提升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
大力开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在生物制药和医药中间体方面,重点开展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和生物芯片、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和生物大分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免疫调节制剂、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等制剂药物的开发;在中药和天然药物方面,重点开展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结构修饰技术和过程质量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中药制剂产品的开发。
通过五年的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生物技术和医药产品,建立10个以上生物药物、原料药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我省制剂药物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化水平。
(五)大力推广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用方面,重点开展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风力设计、结构设计、集成制造和风力场建设以及岛屿中小功率风力发电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器件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展秸秆气化液化、燃烧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生产、沼气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水电高效利用和海洋能高效发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在高效节能技术方面,深入开展煤的高效燃烧技术、余压余热回收与多联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和电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开展地热源和光伏光热的综合集成和优化配制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开展LED照明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围绕从源头上减少医药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和热力发电等行业的污染排放,重点开展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高效处理和多级利用技术以及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通过五年的努力,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建成一批示范工程,争取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力争使我省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从目前不到1%达到2%以上。建设50个以上高效节能推广示范工程。新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率达到65%以上。
(六)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积极开展面向医药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和皮革、热力发电等行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源头上实现减排、少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围绕医药化工产业,重点开展化学反应方式、介质和路径的绿色化设计技术,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技术,高效分离、提取及过程强化技术,传统产生工艺改造技术,重大绿色化学品开发技术,以及临港重化工产业开发的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围绕纺织印染、造纸和皮革产业,开展高效生态化学品与功能性助剂的研发及应用、废水(汽)高效处理及回用技术、清洁化制革技术和高品质革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通过五年的努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设100个以上示范工程。
(七)开展先进装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