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及社会化服务技术方法

  借助现有的全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框架,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先进、高速、大容量的全市土地利用信息管理、更新网络体系,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结构分级实施,实现各级互联和数据的及时交换与传输,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借助现有的信息网络及服务系统,依托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信息平台,实现与各行业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为各相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土地基础信息和应用服务。

  八、技术要求

  (一)调查单位

  县(区)级行政辖区为基本调查单位,调查范围为本行政辖区内所有陆地面积。国营农、林、牧、渔场(包括部队、侨务和司法部门所属各场)的调查工作,在政府统一部署下,按期完成。在县(区)级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市为汇总单位进行汇总。

  (二)行政边界确定

  各县(区)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以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为依据确定。由省民政厅无偿提供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资料,省土地调查办统一绘制;由县(区)民政局无偿提供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由各县(区)确定。将上述各类界线统一矢量化,制作标准分幅矢量数据。国家确定的边界地方不得擅自修改。

  (三)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的确定

  根据标准分幅界线矢量数据,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计算图幅内界线各方面面积,汇总行政区域所有图幅面积,作为行政区控制面积,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各县(区)行政区域界线和控制面积将由省土地调查办依据省、市、县(区)行政勘界成果统一矢量、计算后由省土地调查办下达,并加、减飞地面积后,报省土地调查办确认,作为各县(区)控制面积上。

  (四)比例尺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10000比例尺。

  (五)坐标系统

  1、坐标系

  坐标系统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

  标准调查工作底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0000和1:5000的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六)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国家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 个,二级类 57 个。国家总体方案规定,各地可根据本地土地利用特点和管理需要,在本分类的基础上续分三级类。为保持调查成果的实用性以及和第一次调查成果的连续性,全省将水浇地续分为水浇地梯田和水浇地两种三级类型,旱地续分为川旱地、山旱地、塬旱地、旱地梯田和撂荒地五种三级类型。(含义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和编码附表)。

  九、工作步骤及技术流程

  (一)准备工作

  1、制定方案

  各县(区)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或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料情况、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技术流程、时间安排、经费预算、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及主要成果等。

  2、培训人员

  在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前,各县(区)土地调查办公室要对农村土地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土地调查人员熟悉调查规程,明确调查方法,掌握调查技术要领。

  3、资料准备

  调查开始前应准备下列资料:

  (1)基础地理资料

  调查所需要的航空或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最新的地形及水系、交通、林业等基础地理数据资料及图件。

  (2)各类界线资料

  包括行政区域界线等资料。

  (3)土地权属资料

  包括《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等资料。

  (4)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包括有关图件、表格、文本、数据库等。

  (5)基本农田资料

  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调整的图件、表格、文件、说明等资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