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说明:
1、总机构栏:填列应由总机构预缴的50%部分以及撤销的分支机构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部分。应由总机构预缴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库,25%预缴入中央国库。总机构设立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相关数据填入分支机构栏次,不在本栏填列。
2、各分支机构三项因素所属年度(2008年度)第8-11列数据必须经中介机构审核,作为2009年7-12月总机构计算分配税款依据。2006年度及2007年度第8-11列数据填列以纳税人提供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加具意见的分配表为依据。
3、第11列:根据本行次第8-10列填写金额计算填列。计算公式=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工资总额/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
4、第14列:总机构栏的2008年一季至四季行次分别根据每行第6列×第13列金额×50%计算填列,“撤销的分支机构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行次填写当年度所有撤销的分支机构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的合计金额,根据撤销的分支机构相应栏次数据填列,“合计”行次填写总机构栏上列5行数据的合计数;分支机构栏的2008年一季至四季行次根据每行第6列×第11列×总机构相同税款所属时期第13列金额计算填列,“合计”行次填写该分支机构栏上列4行数据的合计数。 5、此表填列总机构及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就地预缴的二级分支机构数据。总机构有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则将此部门数据填列在“其中:机构1”栏。
附件一(5)
研发项目
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已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费用除外)
纳税人名称 (公章): 纳税人识别号:
年度( 季度) 金额单位:元
序号
| 费 用 项 目
| 发生额
|
1
|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
2
| 1.材料
| |
3
| 2.燃料
| |
4
| 3.动力费用
| |
5
| | |
6
| 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本企业在职人员费用
| |
7
| 1.工资、薪金
| |
8
| 2.津贴、补贴
| |
9
| 3.奖金
| |
10
| | |
11
| | |
12
| 三、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折旧费
(按规定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的仪器和设备除外)
| |
13
| 1.仪器
| |
14
| 2.设备
| |
15
| |
|
16
|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租赁费
| |
17
| 1.仪器
| |
18
| 2.设备
| |
19
|
|
|
20
|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无形资产摊销费
|
|
21
| 1.软件
| |
22
| 2.专利权
| |
23
| 3.非专利技术
| |
24
| | |
25
|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 |
26
| |
|
27
| 七、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
|
|
28
| | |
29
|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费用
| |
30
| 1.新产品设计费
| |
31
| 2.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 |
32
| 3.技术图书资料费
|
|
33
| 4.资料翻译费
| |
34
|
| |
35
| 合计数(1+2+3···+34)
| |
36
| 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
| |
37
| 加计扣除额(35-36)×50%
| |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所属年度:
年
纳税人名称(公章):
纳税人识别号:□□□□□□□□□□□□□□□
法 定代表人:
联 系 电 话:
申 报 日 期:
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受理专用章):
受理税务人员:
联 系 电 话:
受 理 日 期:
关联关系表(表一)
关联方名称
| 纳税人识别号
| 国家(地区)
| 地 址
| 法定代表人
| 关联关系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关联交易汇总表(表二)
1. 本年度是否按要求准备同期资料:是□ 否□;2.本年度免除准备同期资料□;3.本年度是否签订成本分摊协议:是□ 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交易类型
| 交易总金额
| 关联交易
| 境外关联交易
| 境内关联交易
|
金 额
| 比例%
| 金 额
| 比例%
| 比例%
| 金 额
| 比例%
| 比例%
|
1
| 2=4+7
| 3=2/1
| 4
| 5=4/1
| 6=4/2
| 7
| 8=7/1
| 9=7/2
|
材料(商品)购入
| | | | | | | | | |
商品(材料)销售
| | | | | | | | | |
劳务收入
| | | | | | | | | |
劳务支出
| | | | | | | | | |
受让无形资产
| | | | | | | | | |
出让无形资产
| | | | | | | | | |
受让固定资产
| | | | | | | | | |
出让固定资产
| | | | | | | | | |
融资应计利息收入
| ————
| | ——
| | ——
| | | ——
| |
融资应计利息支出
|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购销表(表三)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一、总购销
|
材料(商品)购入
| 金 额
| 商品(材料)销售
| 金 额
|
购入总额1=2+5
| | 销售总额8=9+12
| |
其
中
| 进口购入2=3+4
| | 其
中
| 出口销售9=10+11
| |
其
中
| 非关联进口3
| | 其
中
| 非关联出口10
| |
关联进口4
| | 关联出口11
| |
国内购入5=6+7
| | 国内销售12=13+14
| |
其
中
| 非关联购入6
| | 其
中
| 非关联销售13
| |
关联购入7
| | 关联销售14
| |
二、按出口贸易方式分类的出口销售收入
|
来料加工
| 关联金额
| 非关联金额
| 其他贸易
方式
| 关联金额
| 非关联金额
|
| | | |
三、占出口销售总额10%以上的境外销售对象及其交易
|
境外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境外非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四、占进口采购总额10%以上的境外采购对象及其交易
|
境外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境外非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劳务表(表四)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一、总劳务交易
|
劳务收入
| 金 额
| 劳务支出
| 金 额
|
劳务收入1=2+5
| | 劳务支出8=9+12
| |
其
中
| 境外劳务收入2=3+4
| | 其
中
| 境外劳务支出9=10+11
| |
其
中
| 非关联劳务收入3
| | 其
中
| 非关联劳务支出10
| |
关联劳务收入4
| | 关联劳务支出11
| |
境内劳务收入5=6+7
| | 境内劳务支出12=13+14
| |
其
中
| 非关联劳务收入6
| | 其
中
| 非关联劳务支出13
| |
关联劳务收入7
| | 关联劳务支出14
| |
二、境外劳务收入额占劳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境外交易对象及其交易
|
境外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境外非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境外劳务支出额占劳务支出总额10%以上的境外交易对象及其交易
|
境外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境外非关联方名称
| 国家(地区)
| 交易金额
| 定价方法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