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09-2015年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构建高科技许昌。积极探索建立科技资源配置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若干重要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支持科研院所在许昌建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建立更加开放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速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转移和集聚。

  (二)积极发展人才服务业

  坚持分类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原则,加大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行业、民营人才中介机构之间的协作力度,规范人才市场管理,提升人才市场硬件和软件水平。积极推进人才机构体制改革,拓展新型的人才服务领域,努力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绩效考核、人才测评、人才派遣、猎头公司、人事外包等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服务业项目,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

  (三)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加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系和非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县(市、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及村卫生站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努力降低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制度。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覆盖行政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由社会基本保险、单位补充保险和家庭保障、个人保障等相互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鼓励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加快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统一规划,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在城乡规划和旧城(村)改造中,根据当地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保障的实际需求,将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纳入整体规划,落实建设用地或相应的经办场所。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家政服务、康复护理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服务业机构和服务业务。搞好能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日用品、医疗保健等产品的市场开发,不断丰富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五、保障措施

  (一)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实行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深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业改革,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妥善解决改制单位的人员分流安置。加快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将其所属的运输、物业、医疗等业务逐步改造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市场主体。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在金融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领域出台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2009-2012年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产业,扶持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服务业重点企业的贷款担保。尽快完善服务业用电、用水等价格政策,对服务业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最低额度收取,将经营性服务业收费纳入目录管理。完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加大向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项目倾斜力度,支持盘活存量土地用于服务业发展。

  (三)强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集中力量做好服务业四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突出市区项目带动的核心地位,提高市区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是现代物流领域,重点抓好四大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交易市场、公共信息平台、网上营销系统等项目建设。二是文化旅游领域,重点推进以“曹魏故都、北方花都、钧瓷之都”为核心的三大旅游品牌重点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批四星、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三是社会事业领域,重点抓好普通高中、高校园区、博物馆、体育中心、医院重等重点工程建设。四是商贸服务领域,重点推进商业网点规划区域内的一批大型商贸中心、特色市场、专业市场的项目建设。推动以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事关今后七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保证项目的实施,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金融、土地、环保、建设等领域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搞好重点项目督查,全面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