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09-2015年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搞好形象推广,丰富文化内涵。以“曹魏故都、北方花都、钧瓷之都”为基本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搞好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注重文化底蕴,突出商业价值,加大旅游品牌宣传,结合旅游活动策划,创新产品营销手段,进一步扩大许昌旅游知名度。借助中原花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与会展业融合发展;结合地方特色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方式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对许昌旅游优势资源进行全方位宣传;加大投入,通过制作宣传手册、电视短片、网络互动等方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3、商贸服务业

  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鼓励多元投资,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新型商贸业态发展,构筑以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为梯次的商贸流通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与许昌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络和商品市场体系。2009-2015年全市批发零售及餐饮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到2015年末,全市批发零售及餐饮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推进新型业态发展,提高商贸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入住许昌,积极拓展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大型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合理规划商业网点布局,构建商贸流通服务网络。组织实施《许昌市2006-2020商业网点规划》,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城市商贸流通服务网络,重点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结合老城区改造和东城区及推进区规划,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借助旅游、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建设老城区商业中心,重点搞好南湖新天地项目建设。借助商务服务、休闲娱乐、金融保险等多功能,建设东城区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重点建设铁西、东区、东南区、邓庄和尚集五大区域商业街区。特色商业街建设注重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一致,相关配套设施齐全以及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各县(市)要接合本地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一批区域商业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商业整体结构。

  --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实施商贸品牌战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支持和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推进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支持胖东来商贸集团、三鼎实业等大型商业企业的创新和扩张步伐,重点搞好胖东来大型国际商城的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鼓励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

  --改造提升商品批发市场,建立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功能、提升素质、规范管理”的原则,推进商品批发市场组织、管理和营销方式创新,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向公司制企业转变,交易方式向现代营销转变,分散经营向集聚经营转变。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辐射力强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发展花木、中药材、农机产品、废旧金属、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具和各类农副产品、日用杂品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鼓励现有的同类批发市场整合归并,集聚发展,积极向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加大投入,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等政策措施,对现有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扩大商贸领域对外开放,提升商贸服务业整体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发达省市乃至跨国商贸企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支持跨国分销企业在许昌设立商品采购中心、大型商业超市,推动许昌产品更多地进入全球营销网络体系。重点搞好丹尼斯百货广场、沃尔玛超市等大型商贸设施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贸企业依托现有优良的商贸品牌,实施“走出去”重大商贸工程项目,扩大许昌商贸服务业在全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支持胖东来商贸集团在全省范围内设立大型连锁超市。

  (二)积极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

  1、文化产业

  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人文许昌”。2009-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5年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2007年为3.25亿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按照政企分开的要求,理顺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

  --大力发展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加快全市400余家新闻出版机构的分类整合,走集团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整合全市广播电视网络,加快推进广电网络改造,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依托东城区三国文化影视公园,拍摄历史文化素材的影视剧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广播影视制作。进一步完善豫剧、越调、曲剧等传统文化演出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化演出场所的更新改造步伐,规划建设新的文化演出场馆,打造许昌戏剧文化品牌。深度挖掘曹魏文化的艺术元素,排演大型史诗歌舞剧,推动传媒业与演出业协调发展,加快演艺市场化进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