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安排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村级文化服务设施,村小学校舍、农村基层活动场所等,不搞重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求节约,合理安排,并与目前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和农民教育培训等各项惠农措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同步推进。
4、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初期应选择文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作为示范点,之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5、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对人口较多村和人口较少村实行不同的建设标准。对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老少边穷及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差的地区,在资金投入、出版物配送等方面应有所倾斜。
四、目标和步骤
1、到2012年全市1783个行政村计划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其中,依靠各级财政补助新设立855家,依靠社会各界援助新设立249家,依靠各级财政补助、社会各界援助完成现有村级图书室改造669家,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体系,真正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促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2、2008年在去年完成10家农家书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新设立100家(新罗17家、永定14家、上杭15家、武平12家、连城13家、长汀16家、漳平13家。其中老区革命基点村共22家,占22%);对已有64个村图书室进行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新罗9家、永定9家、上杭9家、武平9家、连城9家、长汀10家、漳平9家);面向社会各界捐赠新设立农家书屋48家(永定5家、上杭13家、连城8家、长汀19家、漳平3家)。
3、2009年新设立187家(新罗28家、永定27家、上杭34家、武平22家、连城27家、长汀30家、漳平19家。其中老区革命基点村共71家,占36、41%);对已有150个村图书室进行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新罗35家、永定25家、上杭24家、武平25家、连城15家、长汀12家、漳平14家);面向社会各界捐赠新设立农家书屋49家(永定5家、上杭14家、连城8家、长汀19家、漳平3家)。
4、2010年新设立187家(新罗28家、永定27家、上杭34家、武平22家、连城27家、长汀30家、漳平19家。其中老区革命基点村共71家,占35.86%);对已有150个村图书室进行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新罗35家、永定25家、上杭24家、武平25家、连城15家、长汀12家、漳平14家);面向社会各界捐赠新设立农家书屋49家(永定5家、上杭14家、连城8家、长汀19家、漳平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