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和2009年全市环境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31.开展社会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政府环境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进行跟进式宣传,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市民了解、理解、支持、参与环境建设。

  --定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加强环境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加强对来京人员的城市环境宣传、教育和服务,整体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

  32.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定期发布环境信息,扩大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畅通公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完善城市环境建设的群众评价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三、时间安排



  本规划实施从2009年至2012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展开阶段:2009年1月至12月,以国庆60周年为契机,全面展开,解决遗留,迎接大庆。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初见成效。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月至12月,评价验收,总结完善,巩固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保障

  --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首都环境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完善“统一规划、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督促检查”的决策机制,“分工负责、属地落实、规范管理、社会参与”的执行和参与机制。

  --编制区县环境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计划任务书和折子工程。巩固环境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环境建设项目库和滚动更新评价制度,将环境建设成果纳入到市、区两级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责任与分工确立环境建设规划实施的牵头部门,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监督和组织实施。市规划、建设、市政管理、交通、水务、商务、工商行政管理、园林绿化、文物等有关管理部门和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市、区政府地区管理机构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规划实施的组织和落实。街道办事处落实区县政府部署的任务,组织群众性监督工作。

  (三)法制保障

  --根据环境建设规划目标的要求,完善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管理及城管综合执法方面法制建设的总体和阶段性目标,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四)资金保障

  --首都环境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完善环境投入合理适度增长、重大基础设施有计划投入、环境维护费用标准化管理、发展落后地区转移支付的财政保障机制,改进投资体制,完善资金配比政策,建立社会资金多元化融资渠道。

  --适当增加公共财政对环境的投入,加大环境设施日常维护资金,按照服务人口和维护设施数量及环境标准完善预算定额标准。完善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政策,落实整治资金,加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南城及西部地区环境建设的财政支持,采取以奖代拨等形式调动属地乡村的环境建设积极性。

  附:
名词解释

  六建六不见:“六建”即:修建平整道路,改建公共厕所,建立垃圾收集设施,建立安全饮水设施,建立保洁队伍,建立治安联防队伍;“六不见”即:不见积存垃圾,不见占路违章,不见污水四溢,不见小广告,不见残垣断壁,不见制假窝点。

  “两环、九片、五组团”绿化体系:“两环”即:指沿温榆河及永定河两岸绿色生态走廊、六环路绿化带;“九片”即:九片楔形绿色限建区位于新城之间,沟通中心城与外围绿色空间的联系;“五组团”即:指五片组团间绿色限建区是沿着放射路在中心城与新城之间,起到防止建设连片的作用,并沟通楔形绿色限建区之间的联系。

  五类风景名胜区:西郊风景名胜区、长城(北京段)风景保护区、帝王陵寝保护区、京东运河文化带、京西寺庙景区。

  三大现存历史河湖水系:古代水源河道水系;古代漕运河道水系;古代防洪河道水系。

  三大古典园林体系:颐和园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及北海、景山等皇家园林体系;天、地、日、月坛等坛庙园林体系;私家王府花园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