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和2009年全市环境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8〕5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和《2009年全市环境建设工作要点》,已经第1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
附件2:2009年全市环境建设工作要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1:
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
目录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二)基本思路
(三)规划原则
(四)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巩固环境建设成果
(二)整治环境薄弱地区,以利市民居住
1.整治老旧居住区和胡同街巷
2.整治城乡结合部
3.整治农村村庄环境
4.整治影响居住的环境污染
(三)完善步行、自行车和公交换乘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5.改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6.改善通行及公交换乘环境
7.改善导向标识系统
8.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9.改善旅游服务环境
(四)整治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公共服务
10.加强公共活动空间环境建设
11.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建设
12.加强南城、西部等地区环境建设
13.加强人流密集地区环境整治
14.加强广告和夜景照明管理
(五)加强绿化和水环境建设,营建休闲环境
15.加强城市集中绿地建设
16.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17.加强河湖水系整治和景观建设
18.完善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游园环境
19.加强郊区休闲设施环境管理
(六)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行
20.保障城市供水和排水安全
21.提供充足供热和优质能源
22.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23.加强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24.加强地下管线和架空线管理
25.完善城市运行管理
(七)加强科学管理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26.创新管理模式
27.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28.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29.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
(八)扩大社会参与,共创良好氛围
30.落实社会单位责任
31.开展社会宣传活动
32.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三、时间安排四、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保障
(二)责任与分工
(三)法制保障
(四)资金保障
为了巩固和发扬奥运环境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首都功能,满足公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使环境建设的成果惠及于民,特编制《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为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北京市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全面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环境秩序更加规范有序,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北京优美、整洁、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和风貌,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给国际社会留下美好印象,环境建设成果也成为重要的奥运遗产。
首都环境建设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次,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协调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与市、区两级政府及各社会单位,形成了环境建设的合力。第三,突出环境建设重点,扎实推进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痼疾顽症专项治理、城市环境秩序联合治理,以及城市运行保障等重点工作。第四,广泛发动社会单位和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提高了环境建设的水平和效率。第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出“统一规划、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督促检查”的决策机制,以及“分工负责、属地落实、规范管理、社会参与”的执行和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