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价基本要求
(一)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统一思想,正确认识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市、县(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落实责任部门,确定人员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二)各项指标数据要真实可靠,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有关指标的考核分按零分处理,并进行通报批评。
(三)考核评价工作由市工业倍增办负责实施,市各相关部门配合。
附件:1.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2.部分指标依据说明
附件1:
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
| 序号
| 指 标
| 权重
| 考核
目标值
| 上年绝对值
| 当年绝对值
| 实际变动幅度
| 完成程度
|
总量
指标
(18)
| 1
| 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
| 5
| 增长15%
|
|
|
|
|
2
| 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
| 5
| 增长10%
|
|
|
|
|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
| 增长11%
|
|
|
|
|
4
| 工业投资总额
| 4
| 增长10%
|
|
|
|
|
效益
指标
(24)
| 5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 5
| 增长10%
|
|
|
|
|
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土地面积增加值
| 6
| 增长8%
|
|
|
|
|
7
|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5
| 增长10%
|
|
|
|
|
8
| 工业增加值率
| 4
| 提高1个百分点
|
|
|
|
|
9
| 工业税收
| 4
| 增长12%
|
|
|
|
|
创新
指标
(28)
| 10
| 专利授权量
| 6
| 增长15%
|
|
|
|
|
1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 6
| 增长20%
|
|
|
|
|
12
| 新产品产值率
| 6
| 提高1个百分点
|
|
|
|
|
13
| 工业“两创”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
| 4
| 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
|
|
|
|
1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数
| 3
| 增长10%
|
|
|
|
|
15
| 组织或参与制(修)定行业标准数
| 3
| 增长20%
|
|
|
|
|
结构
指标
(14)
机构指标(14)
| 16
|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 6
| 持平
|
|
|
|
|
17
| 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5
| 增长10%
|
|
|
|
|
18
| 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3
| 增长10%
|
|
|
|
|
节减
指标
(16)
| 19
| 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 4
| 下降4%
|
|
|
|
|
20
| 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
| 4
| 下降5%
|
|
|
|
|
21
|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 4
| 完成年度考核目标
|
|
|
|
|
22
| 通过清洁生产的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
| 4
| 增加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