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少配备2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配备2名注册护士,并完成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4.中心与站实行人、财、物、药品和业务一体化管理;
5.纳入新农合(医保)门诊报销定点医疗机构。
6.站内开展信息化实时服务,并与中心实行信息共享。
(二)“四星级站”必备条件
1.符合“三星级站”必备条件;
2.站内设康复指导室,配备康复器材,提供康复训练;站内设计生指导室,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3.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三)“五星级站”必备条件
1.符合“四星级站”必备条件;
2.至少有1名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3.站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二、“星级站”综合标准
(一)设施设备完善(12分)
1.结构布局合理,标识统一,保护患者隐私,有无障碍设施,环境整洁、温馨,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2.设置下列科室:至少设全科医疗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等。
3.配备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和出诊所需的基本设备:诊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急救箱、供氧设备、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冰箱、空调、药品柜、档案柜、电脑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设施设备完好。
4.备有规定的基本药品及常用急救药品,分类放置,并设有药品使用登记本,定期清点、及时更新。
(二)人员配备符合要求(15分)
5.所在辖区内按每1000~1500服务人口配备1名社区责任医生的标准,组建社区责任医生服务团队。
6.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至少配备2名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社区医生和2名已经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注册护士。
7.站负责人按要求参加过至少1周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知识培训。
(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42分)
8.健康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健康档案,实行电子信息化分类管理,医生工作站和中心联网,确保个人健康信息动态实时、记录完整。
9.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配合做好计划免疫接种相关工作;做好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配合开展个案调查和随访工作;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管理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等规范管理率80%以上,并注重慢病实际治疗控制效果;针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