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五)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奶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引导和支持乳品加工企业建立奶源基地,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奶牛场的资格认证、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实行名牌战略,搞好优质乳品开发,力争到2013年,60%的奶业养殖场(户)和80%的企业通过国家无公害奶源基地或产品认证。
  各县(市)区要大力兴办奶业协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信息沟通、技术服务和保护奶农利益的作用,提高广大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到2013年,发展55个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合作社。
  市奶产业协会要积极探索建立原奶供应联席会议制度,依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牛奶收购价格,防止随意压价、恶意抬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利益,确保奶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奶业快速发展

  市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支持奶业扩大数量、提高质量。
  (一)建立奶牛良种繁育补贴制度
  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稳步扩大优质奶牛后备资源,建立后备母牛补贴制度。对有固定场地、标准化牛舍、机械挤奶设备、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等基本条件的奶牛养殖场,经市级畜牧兽医部门考核认定的优质高产后备母牛给予一次性补贴,每头补助500元。补助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一板块县(市)区由市级财政承担20%、县(市)区财政承担80%;二板块县(市)区由市级财政承担50%、县(市)区财政承担50%;三板块县(市)区由市级财政承担80%、县(市)区财政承担20%。市、县两级财政要认真测算,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继续实施良种奶牛冻精的财政补贴政策,经市级畜牧兽医部门考核认定,对使用冻精改良技术改良的奶牛每头补贴40元。
  (二)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化生产
  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昆政发〔2008〕61号)精神,认真执行对奶牛规模化生产的扶持政策。对养殖规模达到200~299头以上的奶牛(奶水牛)养殖小区(场、户),每个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300~499头的,每个一次性补贴15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500~999头的,每个一次性补贴25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贴30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100~199头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小区(场、户),每个一次性补贴1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200~299只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贴15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300~399只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贴50万元;对养殖规模达到500只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贴70万元。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小区(场、户)的粪污处理、防疫、标准化畜舍改造及水电路、饲草料基地等方面的建设。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