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优良品种是大幅度提高奶业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最积极因素,是加快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县(市)区要建立奶牛生产性能信息系统,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按照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的选配计划,逐步淘汰一些低产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加速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品种改良和高产群体的扩群繁殖,大力推广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引导养殖户建立和健全奶牛配种、防疫、产仔等管理档案,严格配种繁殖,避免乱交乱配、近亲繁殖的发生,使奶牛育种水平有较大提高。
  针对我市奶水牛规模小、起点较高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生物技术和生产性能(后裔)测定技术为基础,引进奶水牛优良种质资源,逐步建立500~1000头规模奶水牛育种核心群,推进奶水牛良种选育与扩繁工作,提高制种供种能力,成为区域性奶水牛优质种源基地。
  各级农业(畜牧)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严格对引种和奶牛配种站、点的管理,规范冷冻精液的供给渠道,加强对配种员等技术人员和奶牛养殖专业户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对假冒优良品种、非法买卖奶牛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全市奶牛品种的稳定。
  (三)认真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做好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是稳定奶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市地理位置特殊,牲畜流通频繁,畜牧业生产长期受到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各级农业(畜牧)部门要坚决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加强奶牛重大传染病的强制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确保100%的免疫密度,有效降低传染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坚定不移地做好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净化工作;严格实施动物标识管理,规范引种检疫、产地检疫、交通运输检疫监督工作;依法加强对饲料、兽药等奶牛养殖投入品管理,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加快普及机械化挤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做到问题奶不出场(户)、不上市。到2013年,实施机械化挤奶的比例达85%以上。
  (四)大力发展饲草饲料生产
  饲草饲料是发展奶牛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展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积极开发、推广、扩大种植黑麦草、苜蓿等优质、高产牧草和青贮专用玉米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实施青贮、氨化、高效浓缩料等综合配套技术,扩大青贮饲料生产,改变奶牛饲料单一的现状,为全市大力发展奶牛养殖提供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组织科研力量,研究开发出合理的、科学的奶牛每日饲粮配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的营养水平和养殖效益。到2013年,秸秆青贮量达到100万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