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保护奶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荷斯坦奶牛为主,以奶水牛、奶山羊为辅,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建立健全奶牛良种繁殖档案,强化饲料安全监测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奶农与企业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实现品质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提升昆明市奶业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昆明奶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初步构建我市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奶业体系,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得到较大转变,乳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奶业在畜牧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全市奶牛存栏量力争达到5万头以上,年奶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实现综合产值4.5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4%、47%、50%;发展健康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5个(其中奶水牛3个)、奶牛专业户150个(其中奶水牛5个),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重提高到80%;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年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4.5吨;发展健康型奶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个、奶山羊专业户100个。
三、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和规划
昆明市农垦总公司牵头,市农业局配合,按照《昆明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开展“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全面禁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我市奶产业发展专业规划。并指导各县(市)区把奶产业发展布局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紧密结合,突出区域养殖优势和特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分步实施。对宜良、晋宁、石林、嵩明、寻甸等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县(市)区要加强引导、优先发展,紧紧依靠乳品加工企业布局,建立优质奶源生产基地。通过努力,到2013年,奶源基地奶类产量占全市95%以上。
市农业局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标准生产、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指导各县(市)区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选择、圈舍设计、生产规模和饲料供应、防疫制度建设、粪污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充分考虑减少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建立由独立的集约化大型奶牛场,或由多个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养殖场(户)相对集中连片,或多个农户进入、实行分户经营的集中养殖基地。对奶牛(奶水牛、奶山羊)饲养规模达到300头(只)以上的养殖生产区,积极扶持发展成为健康型养殖小区;对饲养规模达到50头~299头(只)的养殖生产区,积极扶持发展为标准化养殖专业(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