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百万吨不锈钢生产基地。在甘河工业园建设金属镍及100万吨不锈钢项目,填补我省相关产业的空白,适时建设热轧、冷轧一贯作业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同时发展不锈钢深加工行业,培育、引进下游制品企业,促进初级产品就地加工升值。把握不锈钢从民用化转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瞄准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汽车、轨道车辆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不锈钢产品。
建设柴达木钢铁产业一体化基地。以格尔木肯德可克、野马泉和尕林格500万吨铁矿采选工程为保障,先期实施格尔木350万吨钢铁产业一体化项目,重点生产青藏两省区短缺的建筑用钢材,适时发展冷轧板、无缝管、冷弯型钢等产品。视东昆仑、都兰和西藏以及青新交界处铁矿资源赋存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择时再新建5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形成850万吨钢铁产能,奠定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乃至祖国西部重要的原材料产业基地的地位。
五、主要措施
(一)加快资源勘查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重点围绕海西州东昆仑西段地区、都兰地区以及青藏铁路沿线西藏境内当曲、碾廷矿区、青新交界地区,加快铁矿资源勘探进度,提高勘查工作程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和储备。肯德可克、野马泉和尕林格及青新交界处矿区建设要与相关的拟建铁路、公路网规划相衔接,同时加大各资源开发地公路、供电、供水、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广泛推广应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生产技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钢铁前沿科技领域的自主联合开发工作,跟踪、利用、开发前沿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总体水平。
(三)鼓励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建立符合工艺装备技术要求的重要原料供应体系,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鼓励企业建立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中心。加强与下游用户的合作,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大批量订单需求,减少流通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牢固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鼓励采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运力的集约化工艺流程,大力推广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发电,发展燃气——蒸汽分级利用,大型高炉要同步建设余压发电装置。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烟尘、粉尘、废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施烟尘脱硫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废弃物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