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到2010年,共安排投资289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其中年内安排投资34亿元,2009年安排投资132亿元。一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年内安排新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2009年安排150万平方米,2010年安排170万平方米;二是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明后两年启动低保户和一般困难户危房改造158万间;三是推进淮南、淮北矿业集团棚户区改造287万平方米;四是启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及干支流低洼地移民迁建和建设保庄圩工作;五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引导开发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满足多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
(十五)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继续强力推进18项民生工程,在此基础上,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充实调整一批民生工程。2009年先期增加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政策性农业保险、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项目,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将投入210亿元以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制度,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等标准,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务员津补贴政策,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镇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收入水平;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抚恤补助经费增长机制,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逐年适当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
二、工作要求
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抓好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一)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吃透中央《通知》精神,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措施的着力点和总体要求,认真分析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我省造成的负面影响,准确把握国家政策重大调整为我省带来的难得机遇,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抓紧启动各项具体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争取社会更大投资,努力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切实加大项目工作力度。迅速组织实施好第一批中央补助的项目,进一步简化资金拨付程序,保证国家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已经批准开工的项目,要逐个排出实施方案和开工时间,明确牵头领导和部门,力争年底前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重点围绕“四加快一提高”的投资导向,抓紧组织编报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项目。省、市、县和企业各层面都要有专门班子,加强项目谋划,建立、充实与中央政策相衔接的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