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2008-2010年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工业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和《秦皇岛市工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通知

  (十一)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激励措施。为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放大效应,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加大扶持工业经济力度。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工业经济运行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资金使用上,要坚持择优扶强、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促进已竣工投产的项目尽快达产达效;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要素优先保障、鼓励加大技改投入等,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政府部门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组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管理提升及资源整合服务。创建全市工业项目库,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库、技术改造项目库、技术创新项目库、全民创业项目库等,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促进资金与项目对接,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召开对接会议,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对接互动,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双方共赢。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培育注册资本金亿元以上担保公司或担保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保、共保,探索建立再担保机制。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发挥现有创业辅导基地和新建创业辅导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争取上级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完善人才培训体系,认真落实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人才培养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善待企业家,为工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秦皇岛工业经济网,完善县区分网和重点企业网站建设,鼓励IT企业和社会运营商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治乱减负检查,落实检查审批、减负监督员、企业负担登记卡等制度,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到2010年形成较为健全的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三级服务体系。
  (十三)建立评价体系,营造浓厚氛围。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强市道路,市振兴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将对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季度公布、年度考核”。即每季度公布各县区工业经济发展业绩;建立县区工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年未全面考核县区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并把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考核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努力营造全市上下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