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粮油方面,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南京市内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确保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平稳,维护社会稳定。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对不同等级的粮食应急工作,由市和市属五区(县)两级政府按照粮食管理事权,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行动,局部服从整体,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按照市长负责制下的区(县)长对本地区粮食生产和流通全面负责的原则,全市粮食应急状态分为市级(Ⅲ级)、和区(县)级(Ⅳ级)两级。当全市1个以上城区或1个以上区(县)出现粮食应急状态,以及市政府认为需要按照市级粮食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市粮食局具体组织实施。

  7、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目标

  --强化蔬菜产地准出检测,争创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全国领先。以市农产品(蔬菜)检测站为中心,以基地田头检测为核心,流动检测为补充,形成严密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对产品实施产地准出,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任务,对所有检测站点逐步实施网络化管理。

  --加快IC卡信息化交易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开通建设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IC卡交易系统,买卖双方办证持卡交易率达100%,加快批零环节对接,实行IC卡交易凭证随货同行,农贸市场索证入场,亮证公示经营,逐步实现市场经销商信息与市农林局IC卡管理中心和南京菜篮子信息网对接,搭建市民查询、质量监管、源头追溯信息平台。

  --加大生猪屠宰管理力度,抓好屠宰场定点审验和等级评定,加强屠宰场提档升级改造,力争用三年时间消灭手工屠宰,全部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屠宰;同时,健全屠宰场肉品出厂、外埠肉品入宁、农贸市场肉类经营、餐饮单位肉品购入监督管理法规,积极完成畜禽产品QS准入工作,使我市猪肉市场产供销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水平迈上新台阶。

  --大力推进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力争20%左右的大中型“菜篮子”基地企业通过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我市菜篮子加工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健全菜篮子农产品追溯系统。加强对农贸市场的信息化改造,建立农产品售出追溯系统,完善农产品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使售出农产品具备完整的追溯路线。

  8、监管体系建设目标

  --加强菜篮子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另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求,围绕我市特色蔬菜、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逐年制(修)订一批当前急需的地方标准。

  --修订法规,强化肉类及其制品市场监管。根据国务院重新修订施行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废止《南京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制定《南京市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并升格为地方法规,全面实施肉类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屠宰场肉品出厂、外埠肉品入宁、肉品运输设施、农贸市场肉类经营、肉类批零场所条件、餐饮单位肉品购入等质量安全卫生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私屠滥宰和非法肉品交易行为,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和效能。制定完善其他法规。

  --完善制度,努力净化副食品市场。完善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全面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加大监管部门对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综合整治和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净化副食品市场。与此同时,健全肉、菜、蛋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确保市场供应安全稳定。

  --强化舆论监督,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发挥群众监督、网络监督作用,以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综合抓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食品安全黑名单与退出机制、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起我市菜篮子放心工程信用道德体系的基本架构和问责机制。

  四、重点建设项目

  依据本规划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我市排出了本规划期间内重点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共61.5亿元。其中,畜牧业项目5个,总投资1.45亿元;水产业项目4个,总投资0.04亿元;蔬菜业项目5个,总投资21亿元;屠宰加工项目3个,总投资0.62亿元;豆制品生产加工项目一个,总投资0.5亿元;市场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37.87亿元。(详见附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