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蔬菜农残检测点的建设,严格索证索票,推行挂牌公示、亮证经营,完善各类台账登记制度;在米、面、醋、食油、酱油5类产品QS标志管理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豆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等15类食品。
--加强市场督查和信息交流,定期组织召开菜篮子工作联络员例会,加强菜篮子项目的跟踪服务和对市场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和日常督查;同时,加强城市之间、部门之间、市区之间菜篮子工作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组织考察学习,开阔思路、拓宽视野。
3、副食品加工体系建设目标
--大力推进副食品深加工,以产业发展促进菜篮子的保障供应,以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精菜的上市比重。
--全面推进生猪机械化屠宰水平,规划期内生猪机械化屠宰率达到100%,消灭手工屠宰。同时鼓励、引导禽类消费大户的后勤定点屠宰。
--继续推进豆制品专项整治,使豆制品工厂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灭小作坊生产,同时实现完全的QS准入制度。
4、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肉类、蔬菜的信息化可追溯系统。继续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等可追溯系统建设,普及电子台秤和条码技术,基本做到售出的农副产品能够追踪溯源。
--注重农贸市场经营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农贸市场集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不仅要注重市场硬件的建设,更要注重市场软件环境和内在竞争力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科技优势,使菜篮子信息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5、储备体系建设目标
--肉类储备方面,建立完善的猪肉四级储备制度。一是将天环集团顶山养殖场、区县百头以上猪场作为基本货源储备基地,保障城市基本的猪肉自给量;二是将城区和近郊1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生猪调运大户和肉类交易市场的猪肉批销大户作为猪肉应急保供的社会储备基本户,采取引导、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供应的保障工作;三是发挥江苏省食品集团公司、雨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环食品集团等大型流通企业的作用,建立常态性冻肉应急保供储备;四是将雨润、天环、三鸿等公司储存的冷冻肉品作为替代肉品储备,同时,建立以绿柳居食品有限公司为载体的清真冻牛肉储备和鸿俐清真牛羊加工中心为载体的活体肉牛储备,重点保障穆斯林群体应急供应任务。
--蔬菜储备方面,建立以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的蔬菜储备体系,保证全市常用蔬菜一周的储备量,同时建立外地调用储备体系,保障外地蔬菜及时调入南京。
--禽蛋储备方面,建立以本市规模养鸡场和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加工企业生产周转的冻光禽为基本货源的禽类保障储备;建立并完善以蛋鸡养殖场作为基本货源储备的保障基地;同时将鸡蛋批销大户纳入应急保障体系之内,保证市场日常供应基本平稳。
--粮油储备方面,全市主渠道年均粮食收购总量预期目标为20亿斤,年均粮食销售总量预期目标为20亿斤。进一步稳定、巩固与淮安、连云港、东北等地的粮食产销衔接关系,建立优质稻谷生产基地100万亩。扩大中央和省级储备粮在南京的承储量,确保全市居民一个月口粮需求的实物库存量和非常时期6个月的供应量。全市稳定粮食有效仓容20亿斤,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有效仓容为15亿斤,具备现代储粮科技水平的仓容达到80%以上。原则上市内建立2个一级中心库,每个区县建立1个一级中心库和2-3个二级中心库;一、二级中心库的仓容规模应分别在2.5万吨、1.5万吨以上,配备科学保粮设备。
6、应急保障机制建设目标
--肉类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肉类社会监测保供网络,密切关注肉类市场供销情况,建立猪肉三级预警机制,结合猪肉四级储备体系和清真牛羊肉储备体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启动相应预警机制,调用相应储备猪肉和清真牛羊肉,平抑市场,保障全市人民正常肉类食品消费。
--蔬菜方面,针对我市蔬菜自给率仅为40%、蔬菜不易储备、价格波动较大的现实特点,逐步建立并完善蔬菜的三级预警机制,充分依托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南京市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蔬菜的应急调运机制,建立完善应急调运蔬菜的配送网络。
--禽蛋方面,我市鸡蛋自给率约为15%左右,鸡蛋保质期短、耐储性差,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鸡蛋供销的监测网络,密切注意鸡蛋市场的波动情况;同时,完善鸡蛋应急的三级预警机制,结合鸡蛋两级储备体系,及时调运外地鸡蛋入宁,平抑市场价格。此外,在禽类产品发生紧缺时,适时控制和调用活禽和冻光禽储备,保障市场供应。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