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2008年-2010年规划的通知

  2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边境地区供水工程建设力度,解决边境乡、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改善边境地区人畜饮水条件。重点建设和改善边境县 (市、区)103个未通自来水的行政村饮水工程。到2010年末,边境县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0%以上。
  3加快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加快边境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排涝、减灾能力,稳定农业生产。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充分利用边境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推进农村小水电建设。到2010年,实现乡 (镇)及农村用电量50%以上由农村小水电提供;农村水电站及电网现代化水平达到50%。
  4加快对边境沿线乡村危旧房和泥草房改造。重点解决边境沿线居民的危旧房和泥草房改造,2008年完成1500户,2009年完成2000户,到2010年末全面完成边境沿线乡村泥草房、危房改造任务。

  (二)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及就业渠道。
  1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目标,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启动实施一批以发展特色经济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效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布局。
  2大力扶持资源开发型产业项目建设。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扶持边境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矿产、建材、能源、林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建设,努力培育边境地区支柱产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打造边境地区经济行业品牌,提升边境地区工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3大力扶持以边境、民俗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加大对边境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依托长白山、集安高句丽古迹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游、边境游、跨国旅游和朝鲜族民俗风情游等旅游产品品牌,重点开发具有朝鲜族民俗文化、歌舞艺术、特色饮食、民族传统建筑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和产品,建立民族风情园、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形成吉林省特色鲜明的民族和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促进边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大力扶持边民自主创业就业。加强边境乡 (镇)劳动力技能培训,采取多元办学形式,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培养培育农民个体小老板,引导边境乡(镇)富余劳动力从事建筑、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