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外依存度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等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现有企业平均资产仅有6.2亿元,企业规模不是很大;部分配套企业数量不多,风电整机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风电市场需求。二是产品层次低。目前,全省新能源配套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材料等主流产品比较少。三是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是制约配套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紧迫感,加快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
二、明确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用能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装备制造业强省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宏观引导,加快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再上新台阶。
(二)原则。
1、坚持重点提升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立足我省现有新能源配套产业基础,集中优势力量,巩固和发展现有重点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依托重点工程,选择重点领域研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的装备和产品,加快实现新能源配套产业的全面发展。
2、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着眼于前沿领域,以我为主,高起点引进,引学研并举,重在吸收、研究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能源配套产业的技术水平。
3、坚持发展整机与产业配套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新能源利用的整机产品生产企业与配套产品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以整机带配套,提高成套能力,加快发展新能源利用的成套装备。
(三)主要目标。到2010年,新能源配套产业基本形成620亿元的总体销售规模。各行业中,核能配套产业20亿元;太阳能配套产业370亿元,其中光热利用180亿元,光伏利用190亿元;生物质能配套产业36亿元,其中农林资源利用24亿元,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利用12亿元;风能175亿元;氢能3亿元;地热能8亿元;其他配套产业8亿元。
三、突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根据我省新能源配套产业的基础和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今后,我省应重点围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利用发展配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