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服务器配置:处理器:2×1.8G;内存:2G;操作系统:Windows 2000/2003
3. 客户端配置:正常生产用PC机,内存:256M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二)数据环境
以各地生产库备份数据搭建测试数据环境,测试过程中还需使用到税务总局下发的全口径数据和企业正式的申报数据。
二、系统数据读入接口测试
(一)数据读入处理说明
1. 数据结构调整说明
在原有001数据基础之上进行字段调整,相应字段进行扩充同时增加相应的字段用以区分不同数据。主要处理包括:
(1)增加报关单号码,用以承接新数据报关单号码。在读入过程中进行处理,按照规则转换为12位号码;
(2)扩展商品代码,由原8位调整为10位;
(3)增加扩充字段;
(4)增加相应标志位,预留用以区分001、002、003、统计数据等。
2. 系统读入接口处理说明
(1)读入环节规范性处理保持不变。
(2)增加对报关单号码的截取转换处理,填入报关单数据中对应的报关单号。
新下发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编码长度为18位,现行系统中申报、审核是针对9位报关单编码进行处理,为避免造成企业端采集工作量,在申报数据采集以及后续的审核处理中,系统针对9位报关单编码进行处理。
在读入环节将出口货物报关单编码字段进行处理,18位截取为9位,填入新的字段,数据原18位报关单编码同时保留在系统数据库中。审核处理时对审9位报关单编码。
(3)系统同时支持出口货物报关单全口径数据项以及原001数据读入。
系统同时可以读入原H883系统下发的001数据。系统同时读入原001数据和全口径数据,数据保存在同一张表中,根据不同的字段区分数据来源。
(二)系统读入接口测试方案
1、读入全口径数据具体菜单参见下图(略)
2、选择数据格式时对应选择TXT格式。
3、数据读入接口测试过程中应重点注意内容如下:
(1)出口报关单全口径数据读入过程是否正常。对应字段flag_38是否为空,为空则说明没有进行处理
(2)出口报关单全口径数据在读入过程中,读入的字段是否完整,是否出现字段丢失情况
(3)出口报关单全口径数据读入,出口时间与商品代码长度是否为最新的字段内容
(4)出口报关单全口径数据,原字段标识码‘bsm’为报关单编码,长度为21位(18位报关单编码+0+01)在读入处理时,系统对应进行处理,处理后内容保存至报关单号码字段‘bgd_no’,长度为(9位报关单编码+0+01),注意查看转换后,同一条记录bgd_no字段内容是否为bsm字段内容后12位相同,相同则说明系统处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