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市内四区就业训练中心培训资源整合工作的意见

  二、培训资源布局和专业设置
  依托市、区两级现有培训资源,结合各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科学构架培训资源布局,合理配置培训资源,形成以市级实训基地为核心,区级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
  ㈠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调整整合现有实训基地,注重发展中高端培训项目,发挥高端带动和示范作用,着重建设三大功能区域:
  现代制造业实训基地。以培养汽车、家电电子、修造船、港口物流等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所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为重点,整合机电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焊接技术等实训中心现有资源,加强相关重点专业建设,培育骨干名牌专业。
  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以培养现代物流、会展、电子商务、IT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类产业技能人才为重点,规划建设服装设计、会展、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实训中心。做大做强威诺尔BPO学院、清华IT培训认证中心,规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
  传统服务业实训基地。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重点,整合服务业实训基地现有资源,规划建设餐饮服务、酒店管理、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婚庆服务等实训中心,提升培训层次,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
  ㈡市内四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重点发展与都市工业和服务业相适应的培训专业,以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初、中级培训为主。每个区在现有的培训专业中,选择保留4-5个培训专业,不断做精做强形成特色,并结合本区的经济发展设立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培训专业设置:市南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软件开发、旅游商贸、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市北区重点发展电子产品维修、民生创业服务、艺术摄影、商品营销等相关专业;四方区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生活服务、民俗文化等相关专业;李沧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商贸流通和居民生活服务等相关专业。
  三、保障措施
  ㈠建立健全市、区两级培训协调机制。以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联合市内四区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院校和部分行业企业,探索组建培训联合体,科学界定市、区两级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功能,明确专业设置范围和培训层次,联合制定培训章程和培训计划,共同组织培训生源,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研究解决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推动培训资源整合,实现设备、师资等资源共享。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