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宏州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的通知

  2.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进防治艾滋病宣传“进单位、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突出对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和大型施工现场、流动人口聚散地等重点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08年,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5%、85%、75%以上;到2010年分别达95%、90%、90%以上。

  3.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初中以上学校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列入学校教学课程并纳入考试范围;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针对校外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2008年,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覆盖面达90%以上,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8%以上,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5%以上;到2010年,分别达100%、100%和85%。

  4.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依托边境口岸、通道,制作少数民族语宣教材料,设置宣传广告牌、宣传专栏,发放宣传品进行宣传。2008年,少数民族及边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到2010年达85%以上。

  (三)深入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加强感染者管理和服务工作

  1.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提高监测检测能力。2008年,全州95%以上的乡(镇)具备艾滋病检测能力;到2010年达100%。

  2.拓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咨询服务功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艾滋病免费咨询点,开展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PITC)。2008年,每个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人员不少于3人;到2010年达5人以上。

  3.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感染者告知率、随访率和CD4检测率。2008年,对当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告知率达95%以上,随访率达80%以上,CD4检测率达80%以上,感染者配偶检测率达70%以上;到2010年分别达98%、95%、85%、80%以上。

  4. 完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服务体系,认真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告知、干预、治疗、转诊转介服务工作,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服务能力。2008年,对新发现和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纳入管理服务体系,并开展相应服务工作。

  (四)深入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1.扩大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伍数量,提高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素质。2008年,全州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员总数达104人,每县市不少于20人;到2010年总数达180人,每县市不少于35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