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部门:市爱卫办
协作部门:市市政委、市环保局、市农委
(2)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建立水源性疾病评估预测体系和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常规监测体系,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覆盖率达到50%,解决10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科研攻关,探索具有重庆地方特色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改厕模式,新建或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9万户,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
牵头部门:市水利局、市爱卫办
协作部门:市扶贫办、市农委
(3)深入开展“四害”预防控制工作。广泛开展“四害”统一防灭活动,重点开展农贸市场、“五小店”、食品加工业、居民社区、建筑工地、垃圾处理站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市和区县(自治县)级“四害”密度监测、危害评估网络和直报系统,推进专业化、市场化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加大城乡公共环境“四害”预防与控制力度。
牵头部门:市爱卫办
协作部门: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商委、市农委
(五)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1.行动目标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到2012年,生产基地和各类市场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8%以上,畜产品和水产品中的违禁化学物质及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保持100%;本市生产领域食品质量总体检测合格率达到90%,对食品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所涉及的项目检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实施率在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本地产品达到100%,外地产品达到98%;医疗器械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本地产品达到100%,外地产品达到97%。
2.行动内容
(1)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和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监管,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召回、销毁、清退和公布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强化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疫病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切实提高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牵头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协作部门:市卫生局、市农委、市商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2)依法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加强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规范药品研制和生产秩序,组织开展医疗器械注册清理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强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监管,依法打击各种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管,推进使用单位药品规范管理。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和监测,有效遏制虚假违法广告泛滥的势头。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网络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