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排宣传和技术培训资金20万元。
(五)安排量化考核奖金40万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茶叶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坚定茶叶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要在认真总结2008年发展茶叶产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和理顺管理体系,配强工作班子,充实工作人员,确保茶叶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继续实行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茶叶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对发展茶叶产业做出成绩的部门、个人及企业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进行责任追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坚决围绕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合力攻坚,加大投入。除市级财政安排的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外,各县区要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千方百计从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林业、水利、扶贫、科技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茶叶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继续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增加对茶叶基地建设的投入,要把龙头企业建基地与市、县区茶叶示范样板的举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茶叶产业的发展上来,充分调动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努力增加茶叶生产的投入。
(四)强化基地,坚持标准。大力巩固提升茶叶专业示范村建设工作,促使茶叶产业向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继续按照“退出一批、改造一批、新植一批”的茶园基地建设思路,早计划、早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连片新植、连片改造、新植与低改相结合的办法,使新植连片面积达30亩以上,低改连片面积达到在50亩以上,促进茶叶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强化现有高产茶园的经营管理,抓好高标准茶园新植工作,力争通过最后两年的努力,使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或超过50万亩,其中使无公害、有机、绿色高稳产茶园达30万亩以上。继续巩固和发展全市15个茶叶专业示范村,其中:隆阳区2个、施甸县2个、腾冲县4个、龙陵县3个、昌宁县4个。
(五)整合企业,培植龙头。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紧密合作机制,按照 “以大带小、以精带初”的要求,扶持改造提升茶叶初制所,使每个所加工能力不低于200吨;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努力在全市打造10个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的茶叶品牌,创新茶叶经营体制,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灵活松散的茶叶产业集团,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要继续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在茶叶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茶园新植、低改等的项目建设,维护茶农利益;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地企业到我市整合资源,打造知名品牌,进一步强化保山茶叶的宣传和推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