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分阶段评估,重点抓好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工作。
3.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分级评估。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既要对本级政府实施规划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又要督导下一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做好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工作,并接受上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督导。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定期向河北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
4.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评估、研究与指导相结合。专家评估组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将评价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和总结,每年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对规划的实施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三、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一)考核原则。对规划实施情况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考核。
(二)考核对象。按照规划的内容要求,各级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的主管副职为具体责任人;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部门是相关责任主体,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和分管副职为相关责任人。
(三)考核内容和目标。各地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及时掌握规划的实施动态,专题研究,全面部署。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包括:是否把妇女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部门职责范围和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纳入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政策;是否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具体工作任务;是否实现了规划的中期和终期目标。对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考核其结合各自的职能,在相关工作领域落实规划责任目标的情况。
沧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为儿童成长提供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是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储备良好的人力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本规划是在《沧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沧政〔2002〕3号)的基础上,按照《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修订而成。
第一章 我市儿童发展现状
2002年,根据《河北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市政府制定颁布了《沧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几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儿童发展,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采取措施,认真实施《沧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到2005年底,儿童教育、儿童健康等多数指标已经完成中期目标,其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儿童“四苗”接种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项指标达到了2010年的终期目标。小学和初中阶段普及基础教育成效显著,残疾儿童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高。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降低,面向贫困危难儿童开展的社会救助活动成效显著。
但是,儿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村公共卫生、优质教育资源短缺;14岁以下人口性别比显现失调;教育投入经费不足,初中阶段辍学率偏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偏低,残疾儿童入学率偏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呈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社会关怀,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针对儿童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好促进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把儿童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章 指导原则和总目标
一、指导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市儿童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在促进儿童发展中,应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儿童优先的发展理念。把“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为了一切儿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儿童发展。不断改善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坚持促进儿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儿童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框架,以战略眼光,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强化对儿童的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
坚持城乡儿童协调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促进农村儿童发展的有利契机,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改善农村儿童生存发展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儿童发展差距。
坚持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的发展。要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孤残儿童(包括艾滋孤儿)、单亲及特困家庭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发展状况,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和帮助。
坚持儿童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影响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加强对儿童发展的理论研究。分析把握当代儿童的发展需求,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用以指导实践,努力消除当前和今后对儿童发展产生和可能产生的阻碍或不良影响因素。
二、总目标
根据上述要求和原则,到2010 年儿童发展的总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