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组织建设30万亩脱毒甘薯基地的实施意见
(遵府发〔2008〕28号)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为大力发展薯类产业,积极建设生物能源材料基地,市人民政府决定2009年度在六个县(市)认真组织建设30万亩脱毒甘薯基地。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地规模及范围
基地规模30万亩。其中:遵义县7万亩,正安县、道真县各6万亩,仁怀市4万亩,桐梓县、绥阳县各3.5万亩。同时,在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和仁怀市各建立原种繁育基地1000亩。
二、基地规划原则
为了便于技术指导、加工运输,各基地县(市)在规划布局上要按照“集中连片”原则,选择在交通方便、土壤肥力较好、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各种植基地要相应规划好种苗繁育和收购加工地点,实行集中育苗,配套服务。
三、基地生产运作方式
(一)职能分工。各基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农业部门负责基地规划、宣传发动,落实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并协助企业组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落实好政策扶持。贵州中环惠农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基地种薯繁育、种薯供应、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与种植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定单收购薯干、淀粉等原料。
(二)生产运作方式。按“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运行。基地农户与公司签订好生产、收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同时各基地镇(乡)、村要建立相应的中介经营服务组织。
四、基地扶持政策
为调动种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市人民政府和公司对基地实行相应的扶持奖励政策。
(一)种薯扶持。按每亩供种25公斤计算,薯种价格暂定每公斤3元(最后以市物价部门核定为准),每亩需种子款75元。解决办法:由市财政和公司每亩各补助10元,农户承担20元,其余不足部份由政府协调其它农业项目资金补助解决。薯种由公司供应到种植农户后,薯种款由当地政府负责在两个月内全额收交归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