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特色网站建设,丰富电子信息内容,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银行、网络广告、网上娱乐、网上查询、网上购物等信息增值服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科技服务、社区服务等一批专业化信息平台。以CA(数字认证)中心和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为基础,推进BtoB、BtoC等电子商务。在武汉、襄樊、宜昌等城市率先建设覆盖全省、全国的电子商务平台。

  4建设重点。

  --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改造升级,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网资源,实现网络、业务和信息的共享,推进“三网融合”,逐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武汉城市圈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圈内城市统一电话区号、整合产业资源、共享信用资信的网络信息服务格局。

  --建设五个软件产业聚集区。即: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为主要特色的光谷软件园,以制造业信息化软件、激光和数控类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类软件为主要特色的汤逊湖软件园,以信息服务外包、软件、动漫为主要特色的光谷软件城,聚集通信类、嵌入式软件开发企业的关东高新软件园,集软件研发、制作、信息服务、技术交流于一体的武汉软件基地。

  --围绕武鄂黄、武襄十、武荆宜等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以黄石、鄂州、襄樊、宜昌等骨干光纤网重点建设城市为依托,促进资源整合,打造一批信息共享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

  (五)旅游服务业。

  1发展方向。突出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重点项目,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开发、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都市旅游圈的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品牌,加快创建一批旅游示范名镇,提高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

  2主要目标。到2012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8%,旅游业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10个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3个年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和7个年收入超过50亿元以上的旅游产业集群,培育10个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旅游龙头企业,建设10个在中部地区知名的旅游名镇。

  3主要任务。

  --做大做强旅游核心产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一江两山”旅游区的综合开发。着力拓展自然生态旅游,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都市旅游圈,壮大我省旅游产业规模。积极开发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培育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开发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三国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以优势突出的旅游重点景区和旅游景点密集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政策协调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旅游产业要素聚集,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扶持壮大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企业市场化程度,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旅游集团。

  --完善旅游要素支撑体系。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旅游客运体系;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等优势,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引导建设一批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旅游饭店;引导城市近郊和景区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加快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扶持开发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加快发展体育休闲业,推出一批体育旅游专项产品;建立休闲保健产业价格、技术标准,引导和规范休闲保健行业有序发展。

  4建设重点。

  --“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包括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三大板块。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重点建设三峡坝区生态旅游度假、武当山玉虚宫修复、神农架大九湖高山湿地保护及国家级地质公园等项目,加强长江及其支流航道与码头建设,加快209国道改造升级和旅游景区内部公路建设,把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尽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